国际时讯 新加坡新闻 马来西亚新闻 菲律宾新闻 越南新闻 泰国新闻 柬埔寨新闻 印度尼西亚新闻 缅甸新闻 巴基斯坦新闻 德国新闻 法国新闻 美国新闻 韩国新闻 日本新闻 俄罗斯新闻 加拿大新闻 澳大利亚新闻 意大利新闻 英国新闻 印度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际新闻 > 国际时讯 > 正文

军旅一生 王俊峰和他的战争回忆

来源:兰州晚报 2010-10-25 19:21   https://www.yybnet.net/

有人说,人生是一本书,主角是自己,生活就是书中的文字。可是,当翻开这本《回忆录》时,里面精彩的内容讲述的并不是一个人的故事,主人公是那些在抗美援朝中,血洒异国疆土的战士们,那些我们心中永远怀念的最可爱的人。这不是出版社出版的历史书籍,它是一本自己不是唯一主角的人物传记。

作者叫王俊峰,现已八十二岁高龄,曾任抗美援朝志愿军炮兵第八师四十四团连指导员。《军旅一生回忆录》中,王老为我们还原了一幕幕真实的战争故事。

一把雪一把炒面是志愿军写照

在朝鲜战争期间,炒面是志愿军的主要野战粮食,我们每人身上背一个炒面袋、背包、水壶和枪支弹药,这是志愿军的个人全部装备。炒面是用70%的小麦,30%的大豆,高粱米或玉米等原料,经过炒熟、磨碎,再加上0.5%的食盐。大家随身背上一条炒面袋,饿时用开水冲或用纸兜着往口中送。

一把炒面,一把雪,是当时野战生活的真实写照。为了供应前线炒面,1950年12月中旬,周总理在国内亲自向东北、华北、中南各省市布置炒炒面工作,发动群众,家家户户炒炒面。周总理还亲自与机关的同志一起动手炒炒面。王老说:“那时候,战斗生活异常艰苦,但听首长传达总理带头为志愿军炒炒面时,很受鼓舞,也感到光荣!”

“U”形坑道是志愿军的发明

王俊峰说,由于当时我们的条件差,我们没有制空权,敌机扔下的炸弹如雨点般。一次,我带领二十多人和不少马匹去离驻地六十多里路的地方买粮、菜。天亮时,敌机便朝我们这边飞来。因进防空洞人多,先让老百姓进,最后我们却来不及了,我在房子里锅台下躲藏起来,炊事员就在外面房檐下躲着。一阵投弹、扫射后敌机飞走了,我的耳朵被房子上掉下来的东西打出血。我赶快出去看,结果那个炊事员牺牲了,跟我们同来的马被炸死了十几匹。

为了躲避飞机的轰炸,我们把洞挖深,把两个洞连结起来,形成一个马蹄“U”形小坑道。这就是坑道工事的雏形。别小看它,它可是我们志愿军在防御工事上的一个小发明。1951年10月,志愿军司令部发出通知,要求在全军进行推广。因此,一个全军性的挖坑道热潮便在志愿军的防御前沿迅速开展起来。

王老回忆:“那些日子里,敌人在阵地上面打炮和轰炸,我们在下面挖洞。”整个防御地区地上、地下,日日夜夜不停的有隆隆爆炸声。战士一手拿枪,一手拿钎子,一边打仗一边进行挖洞。上边供应的炸药不够用,连队自己找炸药,打炮眼的钎子自己做,每个营连都设立小铁匠炉,搜集各种废弹、弹片和废铁制造工具和器材。我们还在敌人打炮和敌机丢下炸弹时,监视着哪一枚炮弹和炸弹没有响(没有爆炸)。等炮不打了,飞机飞走了,我们就去把它捡回来,把引信卸下来,把炸药取出来用在挖坑道上。

慰问信是唯一的读物

“其实,战斗的残酷,生活的艰苦都不算什么,最让人难受的还是想家的时候。我们大家三年没有和家里联系过。每次国内分批寄来的慰问信就是我唯一的读物。也正是这一封封陌生却又带着祖国气息的信件,让我在艰苦的日子里有了巨大的温暖和动力。虽然我们与来信者素不相识,却字字句句都让人动容。

多年来,王俊峰与妻儿分居两地,直到快离休一家人才得以团聚。在谈及自己的一生时,他奋笔写下了这样的诗句:“青壮戎马征,幸存属有幸,夕阳无限好,回首忆无穷。”

新闻推荐

尼日利亚霍乱致1500多人死亡

据新华社电 据尼日利亚媒体24日报道,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尼代表处发布的数据显示,霍乱在尼日利亚进一步蔓延,截至10月中旬已经造成1500多人死亡。...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军旅一生 王俊峰和他的战争回忆)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