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长河,时任15军29师85团通信连徒步通信排1班班长。
1951年3月,通信兵王长河跟随他所在的15军29师85团入朝作战。当时,他作为团部通信连徒步通信排1班的班长参加了第五次战役。现已81岁高龄的他依然精神矍铄。谈话间,王老带着记者走进了那段不平凡的往昔……
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奔波
1951年,在四川内江剿匪后,王长河所在的15军被调往朝鲜作战。当时的他只是团部通信连徒步通信排的一名班长,这个通信班里没有我们经常从电视上看到的无线电台,也没有用于联络的电话,有的只是十七八个普通战士他们每天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奔波,传达上级命令和传送口信。王老回忆:“当时战斗打得特别激烈,在1951年的穿插战中,我们整个85团穿插到了敌炮兵30里地。而我们通信排更是要每天穿插在敌人的腹地来回传达命令。就算是炮弹在旁边爆炸,我们还是要继续送信,因为这是我们的责任。”记者从王老的讲述中得知,在后来的防御战中,由于朝鲜的地形不利运动战,就采取了一种“灵巧牛皮糖”的战术,就是今天消灭一个班明天歼灭一个排,一点一点将敌人拆散消灭。在这种情形下,通信兵必须准确快速地传达信息,以适应我军统一的作战方针和瞬息万变的作战策略。
全力以赴,一定要把信送到
王老说:“送信其实不简单,因为当时的情况不允许传递书信,只能口头传达。所以每次出去送信,都是以两人为一组,这样就可以确保如果其中有一人不幸牺牲的话口信也能顺利送到。记得1951年的穿插战中,一天晚上,我们跟着团长在敌军阵地穿插过程中,路上突遇敌军的飞机投放炸弹,一瞬间,周围不远处就炸出了几个大坑。团长大喊‘不好,快跳!\’于是我们就跟着团长,来不及多想就从旁边的崖上跳了下去。那次我们全都保住了命,但还是有人受伤,我前面的一个战友头部被炸弹爆炸时的弹片击伤,后面的另一个战友一条胳膊被炸断了。”
“还有一次,我也险些丧命。当时我和两个战友晚上出去扛粮食,其他人在房子里睡觉。结果夜遇空袭,房子被炸,3班的战友死了一个,伤了两人。第二天我回去一检查,就在我睡的床铺的位置,上面的雨布居然被炸了18个洞。后来我当了排长,有一次去团部里开会,散会以后,我和连里的一位文化教员一起出来,又遇上敌军空袭,我往前跑着说:‘走快些!\’话音刚落就听身后‘轰隆\’一声,等我反应过来回头一看,那位文化教员在十几公尺外已经被炸没了,后来我们只在附近找着了他的一条大腿。”每每想起这一幕,王老依然心情不能平静。
炒面和着水 依然坚持作战
当时作战条件艰苦,常常吃不上喝不上,再加上疲劳过度,以至于他和很多战友都患上“夜蒙眼”(夜盲)的病,白天视力还可以,两眼到了晚上就一抹黑,“每晚上山下山,只能摸着走”。王老说:“平时因为如果聚在一起做大锅饭,很容易被敌人发现,所以只能以班为单位做饭吃。发放给每个班的只有限量的盐、米,而且这也不是每天都有。虽然这些东西发了,但也不是随时能做的。因此,平时多的时候也只能吃到炒面,还有就是水了。”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电 韩国教师联盟25日宣布,指定每年10月25日为“独岛日”,以强化韩国学生对这座岛屿主权的认识。首尔黑石小学、京畿道丰阳小学等学校的学生当天参加“独岛日公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