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4月26日,位于乌克兰境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造成30人当场死亡,逾8吨强辐射物泄漏,核电站周围6万多平方公里土地受到直接污染,320多万人受到核辐射侵害,这是人类和平利用核能史上最大一次灾难。
事故发生后,苏联政府用混凝土等材料将4号反应堆密封,以防止放射性物质进一步外泄。这个保护结构被称为“石棺”。随着时间推移,这个当年计划寿命仅10年的“石棺”外表出现裂缝。
因此,乌克兰计划在“石棺”外再加装一个钢结构外壳,从而在“钢外套”内拆除“石棺”、反应堆,处理残余乏燃料。据估计,这个造价
达9.9亿欧元(约合14.24亿美
元)的新外壳可保证放射性物质在一个世纪内不外泄。
19日上午,乌克兰为进一步封闭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募集资金的国际会议在首都基辅召开。今年是切尔诺贝利核事故25周年,由于目前的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本次会议格外受到与会者和世界媒体关注。乌总统亚努科维奇说,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已承诺为修建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机组新外壳
工程捐款5.5亿欧元(约合7.92
亿美元),帮助乌克兰在当年发生事故的4号机组外加盖110米高的“钢外套”,但这一工程的资金缺口仍很大。
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在会议结束时表示,募集到的这5.5亿欧元只是初步资金。据了解,乌克兰方面本来是希望能够通过会议募集到7.4亿欧元(约合10.6亿美元)。
八国集团与欧盟主导了当天的会议。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也表示,两项核安全计 划 、一个钢外罩以及一个燃料储存设备的建立,可以让“人类最终翻过历史上这痛苦的一页”。
希拉里承诺,美国除了已经认捐的2.4亿美元之外,还将追加1.3亿美元;另一捐款大户欧盟认下了1.2亿欧元的捐助,法国总理菲永表示法国将捐出4700万欧元;而日本大使表示,鉴于国内目前的情况,日本将无法提供额外捐款,与会各国也表示了对日本的支持。
据了解,切尔诺贝利事故发生之后,一股强劲的西南风将辐射物带到了俄罗斯和欧洲北部地区。尽管官方公布的直接死亡人数为30人,但25年以来,究竟有多少人受到核辐射的影响而患上癌症死亡,至今仍没有定论。普里皮亚季这个距离核电站最近的城市,至今仍是一座无人居住的“鬼城”。
新闻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