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讯 新加坡新闻 马来西亚新闻 菲律宾新闻 越南新闻 泰国新闻 柬埔寨新闻 印度尼西亚新闻 缅甸新闻 巴基斯坦新闻 德国新闻 法国新闻 美国新闻 韩国新闻 日本新闻 俄罗斯新闻 加拿大新闻 澳大利亚新闻 意大利新闻 英国新闻 印度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际新闻 > 国际时讯 > 正文

“协调”张家港, YMG记者刘新国摄影报道

来源:烟台日报 2011-07-11 18:37   https://www.yybnet.net/

张家港,全国百强县“探花”。以前,张家港人习惯用数字展示自己:2010年,平均每0.74天就能创造相当于30年前全年的GDP;每0.59天就能创造相当于30年前全年的财政收入;人均GDP达到19600美元,接近人均GDP20000美元的后工业时代经济起跑线……

眼下,不再把GDP作为唯一追求目标的张家港,把自己逼上了新高点———建设“协调张家港”:城乡协调,城市化率提高到了63%;区域协调,“1+N”发展矩阵壮大保税区规模;产业协调,产业集聚催生专业市场,进而带动服务业快速发展……

城乡统筹

分不出农村和城市

刚进张家港市区,就看到一块镌刻着“联合国人居奖”的巨石,再往里走,“建设‘协调张家港\’”的户外广告牌随处可见。由此可见,“协调张家港”已然走在路上。

张家港是江苏省首批“小康”达标县市和全国文明城市,已成为江苏乃至全国“两个文明”建设的标兵。在一般人看来,这里城乡差别相对较小、区域发展相对均衡,已经很不错了,还要上升到什么层次才叫“协调”?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在张家港的采访,首先从“苏州首富村”———永联村开始。

家家户户住“小别墅”,曾被视为是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准。但在永联这个“苏州首富村”,我们看到的不是成片的别墅群,而是斥资15亿元打造的超大型社区———“永联小镇”,可容纳万人居住。

走进永联村,宛如置身一幅色彩斑斓的“现代画”。村西头,水幕电影、喷泉广场、地下人行通道、主题乐园……让人眼花缭乱;村东头,厂房林立的工业园区和一望无边的成片良田,让人无不惊叹。

在永联采访,听到最多的是一个“25%”和四个“96%”。“这是永联最具特色的标志。”永联村企业文化处处长徐晓华说。

25%集体股份演绎“永联特色”———2002年,村办企业永钢集团改制时,永联没有将集体资产一卖了之,而是搞“村企合一”,在公司改制时留出25%股权给村集体,由此保证了村集体可从企业盈利中分得巨额红利———每年至少3亿元,成为工业反哺农业的物质基础。

4个“96%”探索农村现代化实现路径———96%的农民实现了集中居住,96%的土地流转到村集体,让农民集体持股,96%的劳动力实现了就地就近就业,96%的农民享受了比城市居民更优惠的福利保障,这组数字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一个“样板”。

有了“25%”的物质保障,加上4个“96%”的农村现代化实现路径,显而易见,在“永联小镇”,农村也不再是以前的“农村”,相应地,农民不再是以前的“农民”。

“永联村通过创新社会管理模式,积极争取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的均等化。”徐晓华说,永联在全国率先将城市社区管理引入农村,并引入了银行、电信、邮政、工商、警务、城管、交管等七站八所公共管理和服务机构,开通了“1890”(谐音一拨就灵)服务热线,真正实现了城乡一体化。

再放眼整个张家港,全市通过构建“一城四片区”市域城镇体系,实施“发展规划、社会事业、城乡建设、社会管理”四个“一体化”,将城市化率提高到了63%,城乡趋于一体,老年农(居)民社会养老补贴覆盖率为99%,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参加率达100%,农村低保的覆盖率持续保持在100%;大学生每人每年享受5000元补贴,中学生享受2000元补贴,小学生享受500元补贴……

“在张家港,分不出城市还是农村,农民还是市民。”张家港市委农工办副主任、市城乡一体办常务副主任张金晶的话,恰好为我们的采访提供了高度总结。去年,涵盖了经济发展、资源环境、生活品质、民生福祉四大方面的“协调张家港”评价指标体系,在试行一年后正式推出,这意味着张家港人对自己心目中的“协调”有了具体的标准。

区港联动

构建“1+N”发展矩阵

来张家港之前,我们就早闻张家港港的大名:全国首个县域2亿吨大港,集装箱运量达到112.4万标箱。登上张家港保税区管委大楼,远眺张家港港,岸线上桥吊林立,车水马龙,港口上千帆百舸,争流不息,一种海纳百川的气息扑面而来。然而,最吸引记者的还是“中国自由贸易港”的巨幅广告牌。

中国自由贸易港,一个新鲜的名词,却真真切切体现了张家港保税区建设的高层次。“保税区被称作‘境内关外\’,享受特殊的关税优惠政策,短时间内就吸引了大批企业,从事出口加工、保税仓储和国际贸易。”张家港保税区管委会副主任王惠忠说,这是张家港港口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最大优势,但却不是张家港人的最终目标。

“保税区落户张家港,让我们抓住了机遇,赢得了先机,但是仅靠一个保税区的空间,难以实现企业的大进大出,更难以实现港口经济的规模扩张。”王惠忠说,“满足眼前的优势,也就意味着将失去明天的优势,保税区应该探讨新的发展模式。”

一句话,抓住机遇也并非一劳永逸。

“区港联动”的思路由此而出:建设保税区配套园区,增强园区的吸附能力,带动港口的吞吐量,再以港口的发展推动园区的壮大。短短几年间,扬子江国际化学工业园,保税物流园区,扬子江高新技术产业园,环保新材料产业园,重型装备工业园,金港装备、船舶制造业聚集区相继建成……保税港区从原来的4.1平方公里,急剧“膨胀”到150平方公里。

自此,“1+N”发展矩阵,即一个保税区和多个配套园区并驾齐驱的局面,强力释放了保税区的政策功能优势。

“一系列配套园区的成立,使保税区成为一个自由贸易区,国际中转、配送、采购和转口贸易四大功能样样具备,还享有进区退税、区内货物自由流通、分批出区集中报关等优惠政策。”王惠忠表示,“区港联动”让产业培育从单体龙头项目的落户,到以一个项目延伸出一条产业链,从企业集群到区域化的产业集聚,最终打造了目前集约化的发展格局,形成了物流、化工、粮油、纺织、机电等五大特色产业,进区企业4838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23家。这里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液体化工品集散地,这里的羊毛进口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保税区的规模扩张,也促进了张家港港口建设“提速”。沿江33公里深水岸线建成万吨级以上泊位65个,数百个大小码头,为园区内企业货物进出提供了极大便利。

对保税区管理的创新,张家港从未止步。近距离审视张家港保税区,其管理体制也是一大亮点。2008年9月,张家港市对保税区和其所在的金港镇实行“区港合一”的管理体制———张家港保税区对保税区、金港镇实施统一领导管理,区在统一审批权限、规划建设、组织人事的基础上,专注于开发建设和招商选资;镇则侧重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农村工作等,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管理体制的创新,带来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从内部消化行政体制不顺带来的矛盾,有效解决了建设资金匮乏、产业布局分散等一系列问题,为保税区打造工业销售千亿区拓展了更加广阔的空间。”王惠忠说。

载体升级

产业集聚催生专业市场

张家港保税区“1+N”发展矩阵,锻造了产业集聚的“大平台”。在这一平台上,形成化工、物流、粮油、纺织、机电五大特色产业。如果说有的业内人士对此不熟悉的话,那么对于化工品交易市场、纺织原料市场等专业市场,则没几个人不知晓———这些专业市场,已成为华东乃至全国的商品集散中心,其价格成为全国成交价格的“风向标”。

张家港保税区目前已有11家全球化工50强落户。早在几年前,当地决策者就意识到,化工产业不能单靠规模扩张,而应依托产业优势,向产业高端销售环节攀升。化工品交易市场由此应运而生。

“为什么这些专业市场能落户保税区,归根结底一句话,产业集聚催生专业市场,专业市场集聚促进服务业发展。”张家港保税区管委副主任王惠忠说。对于可能的发展机遇,敢于向更高目标“叫板”的张家港人,从不放过。

瑞明大厦,是位于保税区管委大楼旁边一栋平淡的建筑,这里是全国最大的液体化工交易市场。“可别小看这座不起眼的写字楼,一年的税收达到2亿多。”化工品交易市场总经理周亚萍说,去年市场实现成交额302亿元,税收2.2亿元,位列全国同类市场第一,其现货价格成为左右全国化工市场的“价格晴雨表”。

可是,当记者走进后发现,这里并没有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人声鼎沸的喧嚣,有的只是一个不停闪烁的电子大屏幕,显示着纽约、伦敦交易所石化产品成交价,以及华东、华南、华北地区的产品价格走势,让人一目了然。其实,这栋25层的大楼,就是一个大市场。一间办公室,就是一家公司,逾千家企业在这里进行或实物、或虚拟的交易,公司的员工在电脑和电话之间交互忙碌,这里已经从单纯的商品市场发展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化工品价格信息中心。

就是这么一栋3万平方米的大楼,“吸金”本领却异乎寻常:一年302亿元的成交额,2.2亿元的税收。“这么大的交易量,本身对企业就具有很强的吸引力,集聚效应自然会越来越强。”周亚萍说。

“产业集聚催生专业市场,实质上也是一种产业间的统筹协调。”周亚萍说,“专业市场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不断深化,实现了产业集聚孕育市场、市场壮大带动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周亚萍说,全球最大的化工物流企业荷兰孚宝,以及荷兰世天威、博斯勒等知名物流企业纷纷落户保税区。区内化工储罐仓储容量近100万立方米,年可存放、转拨化工品400多万吨,成为长江流域最大的液体化工品分拨、仓储基地。

理念上的先人一步,让张家港总是跑在前面。周亚萍介绍说,今后,市场将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政策功能、产业基础、贸易体系、客户资源,积极挖掘发展潜力,利用成熟的交易网络,开发面向国际化工品贸易的电子交易市场,最终形成全国权威的液体化工“交易中心”、“价格中心”、“信息中心”、“物流中心”,力争3年内形成现货成交额500亿元、电子交易500亿元的规模。

新闻推荐

寻求美国配合应对朝鲜威胁, 韩在东西两岸部署“宙斯盾”舰

韩国海军在朝鲜半岛东部和西部海域各部署一艘“宙斯盾”驱逐舰,以应对朝鲜可能发射的中程导弹。韩国官员5日说,如果韩方人员安全受到威胁,韩方将从开城工业园...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协调”张家港, YMG记者刘新国摄影报道)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