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美国—以色列公共事务委员会年度政策会议上发表演讲。美国总统奥巴马当天表示,目前仍有机会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伊朗核问题。但他重申,美国不会放弃包括军事手段在内的其他选项。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定于5日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以色列舆论普遍认为,他将力劝奥巴马支持对伊朗核设施进行打击,或至少对伊朗发出明确军事威胁。
近来以官员对伊朗核问题的表态日趋强硬,但分析人士指出,以色列最终会否对伊朗动武,对以下三个问题的评估结果十分重要。
有没有必要打
从以色列政府到普通民众,对伊朗都固守一个基本原则,即决不允许其拥有核武器。但对如何贯彻这一原则,以色列人看法不一。
上月底公布的一项民调显示,34%的以色列人不支持武力打击伊朗,42%的人认为可在美国帮助下发动打击,只有19%的人支持以方即使未获美国首肯也可单独动武。
以政府高层立场目前也不一致,既有鼓吹先发制人轰炸伊朗的“强硬派”,也有力主谨慎行事,推动美国主导解决伊朗核问题的“保守派”。
居于决策核心地位的内塔尼亚胡一直做着两手准备:一方面通过外交努力推动国际社会实施尽可能严厉的制裁,力促伊朗现政权从内部瓦解,从而实现伊朗弃核;另一方面积极备战,确保一旦时机成熟或国际制裁无法阻止伊朗核计划时,以能够立即对伊核设施发动打击。
观察家们指出,从最近的表态来看,内塔尼亚胡正在将更多筹码放在军事打击这一选项上。
有没有能力打
以色列最终会不会单独空袭伊朗核设施将受到复杂因素的影响,而其军事能力是左右以政府 决策的最重要因素。
以色列在中东地区拥有明显的军事优势,但就空军来说,以军现有战机很难对伊朗这样距离远、国土面积大的目标进行持续打击。而且,以军战机要攻击伊朗还面临飞越阿拉伯国家领空的难题,若使用空中加油来增加战机航程,行动的复杂性和危险性将更大。
据估计,伊朗核设施可能有40处至60处之多,部分重点核设施隐藏在山区地下深处,普通炸弹难以奏效。以色列曾从美国购进一批GBU-28型钻地炸弹,其目的不言自明。但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中东问题专家科德斯曼认为,伊朗正在将核设施转移至更隐蔽且更难破坏的地下掩体,全部工程可能于2012年年底完成,届时以色列将无法实施有效打击。
另一方面,若要在成功打击伊朗核设施的同时,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己方伤亡,以军需要使用电子战手段压制伊朗防空系统。
因此,以色列在摸清伊军电子战能力前,未必会贸然出击。
会有什么后果
分析人士指出,一旦以色列对伊朗核设施发动袭击,无论是否成功,都可能遭到伊方的报复性导弹打击,还可能同时面临由伊朗支持的黎巴嫩真主党和巴勒
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
的火箭弹攻击,被迫多线作战。
以色列战略纵深小,经济模式相对单一,难以承受长时间的战争压力。
伊朗政府还握有石油这张王牌。伊朗从北部扼守的霍尔木兹海峡是全球最重要的石油门户之一,每天通过该海峡运输的石油约占全球海运石油总量的三分之一。伊朗已多次强调,一旦受到威胁将采取行动封锁海峡。国际分析人士预计,如果伊朗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国际原油价格几天内就会暴涨50%以上。
此外,如果以色列在获得美国首肯之前单方面对伊朗动武,必然会影响其同美国的关系。
不过,国际观察家们认为,尽管对伊朗动武面临重重困难,且后果难料,但从过去情况看,一旦以色列认定自身受到严重威胁,很可能铤而走险,对伊朗核设施发动先发制人的打击。
新闻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