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客户都是名人,却很少炫耀自己的经历;他曾经从两座纳粹集中营死里逃生,如今已是一位驼着背、身材矮小且满头白发的老裁缝。这样一位其貌不扬的老者,在他成千上万的客户里,却包括至少6位美国总统、1位副总统,数不清的议员和政府高官,以及声名显赫的演艺和体育明星。
1945年4月,纳粹德国打造的死亡机器——布痕瓦尔德集中营终获解放。在纷乱的人群中,一名17岁的少年在经历了地狱般的煎熬后,终于逃脱了死神的魔掌,泪水在他瘦削的面颊上流淌,模糊的泪光中,一幕幕往事重新浮现在眼前——
“统统去奥斯维辛!”
少年出生在德国一个富裕的犹太人家庭,他与亲人无忧无虑地生活着,对外面世界发生的变化浑然不觉。有一天,大门被猛地撞开,一群身着制服的人冲了进来:“统统去奥斯维辛!”从走下火车的那一刻起,这个名叫马丁·格林菲尔德的少年就和亲人永远失去了联系,他不得不依靠自己的力量,尝试在这个充满死亡的泥潭生存下去。
趾高气扬的集中营看守把一堆脏衣服扔到他面前。“以前在家都是女佣洗衣服,我根本不知该怎么做,把衣领扯坏了。”格林菲尔德回忆,“看守大怒,鞭子雨点般抽在我身上。”
尽管饱受侮辱,为了让自己“有用”而不至于迅速被德国人“处理”掉,少年拼命学习各种手艺。奇妙的是,每当他拿起缝补衣服用的针线,内心总能感受到安宁。
随着格林菲尔德作为裁缝的天分逐渐显露,时间也不知不觉来到了1944年末。眼看苏联红军不断进逼,集中营外的枪炮声一天比一天密集,害怕罪行曝光的纳粹把活着的囚犯集中到一起,驱赶着他们撤往更后方的布痕瓦尔德集中营。
在这趟“死亡行军”中,格林菲尔德送走了许多狱友,然后被押到一座兵工厂做工。每到夜深人静,囚犯们便悄悄带回一些武器——有个苏联军官正在策划暴动。
偶遇“10英尺将军”
少年没能亲手对那些夺去自己家人的刽子手复仇——在暴动开始前,美国军队如狂风骤雨般席卷而来。“我筋疲力尽,躲避着四处乱射的弹雨和坍塌的瓦砾。”格林菲尔德亲眼见到,来不及逃跑的德国看守打死挣扎的囚犯,再换上死者的衣服试图蒙混过关。
美国人接管了集中营。“我躲到一个地洞里休息,里面堆满了纳粹抢来的珠宝、钻石和其他贵重物品。”就在格林菲尔德把玩一块精美的手表时,一个高大的身影出现了——获悉布痕瓦尔德解放,时任欧洲盟军司令德怀特·艾森豪威尔亲自前来视察,面对堆积如山的尸骨,怒不可遏的他下令把附近的德国平民领来,让他们瞧瞧发生在眼皮下的暴行。当少年紧握住艾森豪威尔的大手时,他没有想到,这位“看上去好像有10英尺”的将军会成为美国总统,更让他始料未及的是,这位总统将以客户身份与自己再度见面。
和其他大难不死的犹太人同胞一样,格林菲尔德在废墟上,与几个尚在人世的远房亲戚重逢了。目睹原本兴旺的家族变得支离破碎,他做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移居大西洋彼岸的美国,凭借自己在集中营里锤炼出的手艺寻找新生活。
一晃又是几年过去,格林菲尔德在华盛顿的一家作坊里当起了裁缝。他没日没夜地努力工作,倍受老板赏识,终于,后者答应把公司最重要的客户——艾森豪威尔交给他。曾经仰望的“10英尺”将军就站在面前,想到自己居然可以给这位“为穿上政治家行头而脱去军装”的国家元首量体裁衣,格林菲尔德感觉“命运女神终于绽放出笑颜”。
教会克林顿穿衣打扮
与艾森豪威尔的亲密关系,让格林菲尔德获得了进军美国上流社会的敲门砖。从此以后,他手中的VIP客户名单一天长似一天。到20世纪70年代,他已经积累了足够的技术和资本买下这家工厂,并以“布鲁克斯兄弟”为自己的制衣王国冠名。《华盛顿邮报》经调查发现,这位裁缝的座上宾不乏好莱坞明星与体育健将。不过,要说最能给“布鲁克斯兄弟”的品牌形象增光的客户,依然要数包括肯尼迪、福特、布什、克林顿在内的政坛领袖。
格林菲尔德不仅是王牌裁缝,更是时尚达人,相比之下,他所服务的许多“大人物”在穿衣打扮这方面十分外行。克林顿头一次慕名而来时,在“布鲁克斯兄弟”买了一条白色领带和一套燕尾服,格林菲尔德见状亲自出马,教总统先生如何搭配,什么颜色比较上镜……事后,克林顿对这位裁缝以“老师”相称,并答应引荐更多政府要员来订做衣服。
面对不断增长的客流,格林菲尔德来者不拒,在华盛顿、纽约、洛杉矶……赢得了数以百计的“铁杆粉丝”。“双排扣,他亲自选的羊毛!”供职于财政部的雷·凯利,喜欢炫耀自己在纽约警察局任上时,找格林菲尔德订做的一件外套,称其很能吸引女性的目光。
转到首都任职后,凯利经常邀请格林菲尔德到财政部大楼共进午餐。“这位戴牙套的老伙计,总是穿着一件紫色和白色相交的西装,里面套件马甲,胸前的口袋里插着一块精致的丝巾。”凯利表示,“每次跟他见面,你都能收获很多智慧。”
民主党前主席罗伯特·施特劳斯也与格林菲尔德私交甚笃。纳粹大屠杀纪念馆破土动工那年,施特劳斯还专门派一辆豪华轿车去接老裁缝到奠基仪式现场。
后来由于年事已高,格林菲尔德只为一些老客户量体裁衣,每件售价1800至2700美元不等。如果没有客户上门,他每周会花6天时间,在拥有上百名雇员的店铺里来回巡视——即便当时已经84岁高龄,即便赶上经济萧条,他的习惯也是不会轻易改变的。
(据《青年参考》)
新闻推荐
新华社伦敦1月7日电在距离2020年夏季奥运会承办城市揭晓还剩8个月之际,三座申办城市伊斯坦布尔、马德里和东京7日分别向国际奥委会提交了申办文件。这是马德里连续第三次申办奥运会,东京是连续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