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讯 新加坡新闻 马来西亚新闻 菲律宾新闻 越南新闻 泰国新闻 柬埔寨新闻 印度尼西亚新闻 缅甸新闻 巴基斯坦新闻 德国新闻 法国新闻 美国新闻 韩国新闻 日本新闻 俄罗斯新闻 加拿大新闻 澳大利亚新闻 意大利新闻 英国新闻 印度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际新闻 > 国际时讯 > 正文

用文明方式矫正不文明行为

来源:达州晚报 2013-05-28 15:26   https://www.yybnet.net/

埃及卢克索神庙浮雕上的汉字“丁锦昊到此一游”,近日被网友曝光后,让国人有些无地自容。并进而掀起“人肉丁锦昊”的运动,有人发微博称当事人是南京的一名学生,并公布相关个人信息。25日,孩子父母通过媒体主动认错道歉,求大家原谅孩子。

(5月26日《现代快报》)

“到此一游”,也算得上是中国文化传统中绽放的,且永不凋谢的奇葩了。它不但生动地刻画在绵延的长城上,更是随着国人开放的脚步,输出到了国外。劣迹经过国际化的放大,瞬时激起国人沉睡的耻感。

人肉的机器高效运行,道德的大棒高高举起。面对不文明的行为,国人总喜欢以文明捍卫者的姿态站在道德高地上,熙熙攘攘,活似赶场。如果说,在文明实物上的“到此一游”是丑陋的,那么这种喧嚣,又何尝不是一种“到此一游”的精神标榜。

丁锦昊的劣迹,不仅仅是个体的道德缺陷,更是特定文化情境下的通病,且病入膏肓。人肉丁锦昊,能有多大的意义?殊不知,在病态的文化环境下,每个人都可能是丁锦昊,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丁锦昊。理性的批判,应该是将矛头指向自己。但面对社会道德瑕疵,群体表现出对他的戾气往往要旺盛于对己的勇气。

置身事外的批判和人肉,实际上,是试图以一种不文明方式矫正另一种不文明行为。某种意义上而言,人肉的行为与“到此一游”性质是相同的,都是以非文明的方式来证明自己在某种文明环境和现象下的存在感。此情此景,我们都是文明的幻想家,而不是文明的践行者。

这倒不是为丁锦昊的行为辩护,而是认为:与其将丁锦昊当成批判的靶子,倒不如将其看成我们的一面镜子,道德和文明的一条鞭子。道德救赎之所以举步维艰,难就难在我们的文化基因里,总是对别人苛刻严厉,对自己无限宽容。同一道德现象的批判者和批判对象,有时甚至可以是同一个人;人肉者有时或正是潜伏的被人肉者。

动辄抡起道德的大棒或者开动“人肉”的机器,这种矫正不文明的非文明方式,应该从公共舆论场驱除。请用文明来说服我、请用文明来更正我,这才是合理的方式和路径。“以暴治暴”的文明纠偏,制造的只能是道德的混战。

面对舆论围剿,孩子父母出来道歉了。但事实却是,他们应该为此付出代价,但并不意味着他们要承受这记沉重的道德大棒。审视我们的文化基因:对文化缺少敬畏,对秩序缺乏尊重,骨子里充满自私的集体无意识……这些,是造就无数“到此一游”的根源,这个病根不除,难免旧疾复发。

请用文明的方式矫正不文明行为,请在“到此一游”里找到道德变异的共同基因。光逼着一个人服药,治不好整个社会的病。

·时言平·

新闻推荐

叙战局现惊天逆转 反对派遭受致命打击

美国5日用“最严厉的措辞”谴责叙利亚政府军对战略重镇古赛尔的攻击,并称伊朗、真主党和巴沙尔政权的结盟是“暴政者伙伴关系”。英法则继续坚称叙政府在军事行动中使用了化学武器,要求国际社会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 用文明方式矫正不文明行为)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