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发表题为“论《马关条约》与钓鱼岛问题”的文章指出,按照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文件中对战后处置日本的规定,不仅台湾及其附属诸岛(包括钓鱼岛列屿)、澎湖列岛要回归中国,历史上悬而未决的琉球问题也到了可以再议的时候。文章作者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国强表示,撰写此文,是想让人们对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有一个新的考量角度。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8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从来就不是琉球或冲绳的一部分。华春莹表示,琉球和冲绳的历史是学术界长期关注的一个问题。“我愿在此重申,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从来就不是琉球或冲绳的一部分。”华春莹说。
《人民日报》文章指出,1972年日本外务省发表 《关于尖阁列岛主权的基本见解》,声称:“该列岛向来构成我国领土西南诸岛的一部分,而根据明治二十八年五月生效的《马关条约》第二条,该列岛并不在清朝割让给我国的台湾、澎湖诸岛内。”这成为日本所谓拥有钓鱼岛主权的依据之一。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马关条约》第二款第一项、第三项对同时让与的辽东半岛、澎湖列岛的地理范围有明确的界定,为什么仅对“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进行了模糊表述?从日方公开的有关《马关条约》交涉议事录的记载,我们可见日本政府在条约中模糊处理台湾附属岛屿的用心。
1895年6月2日中日签署《交接台湾文据》前,关于台湾附属各岛屿包括哪些岛屿,成为双方讨论的焦点。当时日本公使水野弁理和清政府全权委员李经方会谈,水野谈话表明,日本政府承认台湾附属岛屿已有公认的海图及地图,因而不需要在接管台湾的公文中列出钓鱼岛列屿,从这一点看,日本政府实际上承认钓鱼岛列屿是台湾附属岛屿,因为钓鱼岛列屿在公认的海图及地图上早已标明它属于中国;另一方面,这段对话还表明,日本政府会谈代表水野有意隐瞒另一个事实,即在《马关条约》签署前3个月,日本政府已召开内阁会议秘密将钓鱼岛编入了冲绳县。
在很长时间内,日本政府并未公开宣称对钓鱼岛拥有主权。1896年3月日本发布名为《有关冲绳县郡编制》的第十三号敕令,明治天皇并没有将钓鱼岛明确写入。而第十三号敕令却被日方视为其拥有钓鱼岛主权的依据之一,显然是欺骗世人。
根据中国历史文献记载,“钓鱼岛是台湾附属岛屿”这一事实,是明确无误的。尽管日方力图割裂钓鱼岛与中国台湾的历史联系,并一再否认《马关条约》中的“台湾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但大量历史文献表明,中国政府将钓鱼岛纳入台湾辖下,从海防和行政两个方面都对钓鱼岛实施了长期的有效管辖,钓鱼岛不是无主地,而是中国台湾的附属岛屿。
到了再议
琉球问题的时候
日本内阁秘密将钓鱼岛列屿划入冲绳县管辖,与甲午战争有关,也与日本的“冲绳处分”有关。冲绳本是琉球王国所在地。琉球王国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明初即接受明朝皇帝册封,是明清时期中国的藩属国。明洪武五年(1372),明朝派出册封使到琉球,此后历代册封使不绝于途。日本幕府末期,日本与琉球相邻的岛津藩主强迫琉球向自己进贡,但琉球王国照旧向清政府纳贡称臣。明治维新后废藩置县,明治政府开始显现军国主义倾向,矛头指向朝鲜、琉球和中国。此后,日本利用各种借口侵略琉球、朝鲜和中国的事件时有发生。1874年2月日本政府通过的《台湾番地处分要略》提出,阻止琉球向清政府进贡“可列为征伐台湾以后之任务”。1875年,日本天皇强令琉球断绝与清朝的册封关系。1879年,日本政府以武力派往不设军队的琉球,将琉球国王强行解到东京,吞并琉球王国,将它改名为冲绳县。
日本此举立即引起了清政府的抗议。中日之间由此展开了琉球交涉。日本提出了“分岛改约”方案。清政府提出了三分琉球的方案,即北部原岛津藩属地诸岛划归日本,琉球本岛为主的群岛还给琉球,并恢复琉球国王王位,南部宫古、八重山群岛划归中国,待琉球复国后送给琉球。中方随后认识到分岛改约方案无助于琉球复国,改约徒使中国丧失权利,分岛改约方案未及签字。1882年—1883年间,中日就此问题的谈判仍在进行。问题一直拖下来。直到1887年,总理衙门大臣曾纪泽还向日本驻华公使盐田三郎提出,琉球问题尚未了结。但日本已经把琉球据为己有,对清政府的态度就不管不顾了。琉球处分问题在中日之间成为一个悬案。
文章最后指出,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1885年—1895年之间日本政府(包括琉球政府)商讨在钓鱼岛设置“国标”以及把钓鱼岛列屿划归冲绳县的问题。在钓鱼岛设置“国标”以及把钓鱼岛列屿划归冲绳县是与日本完成攫夺琉球并进而指向台湾联系在一起的。《马关条约》签订,清政府没有能力重提琉球,台湾以及附属诸岛(包括钓鱼岛列屿)、澎湖列岛、琉球就被日本夺走了。但是,1941年中国政府对日宣战,废除《马关条约》。随后《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做出了战后处置日本的规定,日本天皇接受了这些规定。依照这些规定,不仅台湾及其附属诸岛(包括钓鱼岛列屿)、澎湖列岛要回归中国,历史上悬而未决的琉球问题也到了可以再议的时候。
(据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
新的角度 考量钓鱼岛归属
文章作者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国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撰写这篇文章,是想通过历史和地理两方面来让日本搞清楚,连琉球的主权都不属于日本,日本凭什么宣称拥有钓鱼岛主权。
李国强指出,从历史上来讲,日本很早就觊觎琉球群岛,并通过非法的手段吞并琉球。1971年,美国在《移交冲绳协议》中声明,美国移交给日本的是治权而非主权,因此,日本对琉球并没有合法主权。从地理位置上来讲,从中国到琉球去要经过钓鱼岛。反之,从日本到钓鱼岛,也要越过琉球才能到达。因此大量的历史资料和地理依据证明连琉球的主权都不归日本,日本凭什么来主张拥有钓鱼岛主权?
李国强表示,撰写这篇文章,一方面是有同日本理论一番的意思,想让日本明白,想要主张钓鱼岛主权,请先把琉球主权问题理清楚了再说。因为在这个问题上,日本一直采取回避态度。
另一方面,是想让人们对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有一个新的考量角度。
李国强表示,文章里提琉球主要是理顺一个逻辑关系,就是从历史角度分析,琉球主权都存未定论,更不要提钓鱼岛了。“此文重点是为了厘清钓鱼岛问题,琉球是一个间接关系。”
不仅钓鱼岛归中国 琉球问题也可再议
外交部:钓鱼岛从来就不是琉球或冲绳的一部分
新闻推荐
天气糟糕临时放假无可厚非,但因为天气太好而放假,就让人有点不可思议了。据美国媒体报道,最近,美国华盛顿州一所小学的网站上出现了一条令人难以置信的通知,称因为天气实在太好,学校准备临时放假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