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西瓜已开始大量上市,来一块甜美的西瓜消暑解渴,如今已是再平常不过了。那么,我国最早关于西瓜的文字记载始于何时?1959年在杭州水田畈村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的原始“西瓜籽”到底是真是假?明代文人解缙所撰“坐南朝北吃西瓜,皮向东甩”的“西瓜联”,为什么被“附会”到了苏东坡身上……
辽墓壁画发现迄今最早的“西瓜”
距今已近千年
我国古人最早“吃西瓜”的场面,是在内蒙古辽代墓葬壁画上发现的。
1995年秋天,敖汉旗四家子镇闫杖子村农民挖坑时,偶然挖到了3座古代墓葬。敖汉旗博物馆接到报告后,立即向上级汇报,经同意后进行了清理发掘,出土了很多珍贵文物。令人惊喜的是,在一号墓室的东壁上发现了3只“西瓜”。
“西瓜”出现在墓主人“宴饮图”中。整个“宴饮图”宽132厘米、高135厘米,画面很热闹:面画上有4个男子,其中墓主人半侧着身,向右端坐于砖砌半浮雕的黑色椅子之上,右臂肘枕于椅背上端,左手按于左膝;右侧为2名侍者,均穿圆领窄袖长袍,前者戴幞头,身体前躬,双手捧一内盛瓜棱小盏的海棠盘,做恭敬奉献状;后者戴氈帽,双手捧一大方盘,内盛食物;在墓主人后面还站有一侍从。特别显眼的是,在墓主人身前的砖砌浮雕黑色方桌上,放有两盘水果,一竹编式浅盘内放有石榴、桃和枣等水果;另一黑色圆盘内赫然放着3只大西瓜。
从这幅壁画上可以看出,当时契丹贵族(墓主人)的生活方式是相当讲究的,食用果品丰盛。这与《辽史》中所记载的契丹皇家、贵族喜欢用水果佐饮的饮食时尚是吻合的,与今天在正餐结束之后上个“水果拼盘”也颇为相似。
据考证,此墓筑于辽圣宗耶律隆绪太平六七年(公元1026—1027年)间。也就是说,这3只“西瓜”距今已近千年了,是迄今在我国古代绘画中发现最早的3只“西瓜”。
870年前南宋礼部尚书洪皓
从金国带回西瓜种子
西瓜在早年属贵族的夏季消费品,那么,普通老百姓从什么时候开始吃上西瓜的?这要感谢一位名叫洪皓的南宋官员。
洪皓是徽宗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进士,曾任宁海主簿、秀州司录。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深受宋高宗赵构赏识和信任的洪皓临危受命,以礼部尚书的身份出使金国,希望求得宋金和平,迎回被掳的徽、钦二帝。但不想却被金人扣留长达十五年之久,直到绍兴十三年(公元1143年),才得以回到南宋。
回来时,洪皓带回了金人种植的西瓜种子,最早种植于皇家特供菜园中,从此江南有了西瓜。从洪皓的记述中还可以看出,当时的西瓜形状、皮色与今天差别不大:“西瓜形如匾蒲而圆,色极青翠,经岁则变黄,其瓞类甜瓜,味甘脆,中有汁,尤冷。”
此后,有关西瓜的说法开始频现于南宋文人的笔端。比如范成大《西瓜园》中的“年来处处食西瓜”,董嗣杲《中伏》诗中的“醉拾西瓜擘”……从这些诗句中可以推知,西瓜在南宋已不是“贵族消费品”,当时普通老百姓也已吃上西瓜。
在宋代文人中,最会吃瓜并能吃出道理来的,不少人说是苏东坡。据说苏东坡曾撰一“西瓜联”,上联是:“坐南朝北吃西瓜,皮向东甩”;下联是:“自上而下读左传,书往右翻”,然而,这其实是后代好事文人的附会。苏东坡即苏轼,是北宋文学家,西瓜是苏东坡死了四五十年后,才由洪皓带回南宋的,而苏东坡生前的北宋境内并不见种植西瓜的记录。即便有西瓜,也是从辽金地区“进口”的,属名贵稀罕瓜果,苏东坡当时是吃不到的,更别说经常吃了。实际上,“西瓜联”并非苏东坡的杰作,而应该是明代才智过人的大文人解缙所撰。在欧阳修主编的《新五代史·四夷附录第二》中,第一次出现了“西瓜”这一名词。
水田畈村遗址发现的“西瓜籽”
本为瓠瓜籽
对于古人到底是何时吃上西瓜的问题,史学专家和农学专家的观点并不尽相同,对“西瓜的身世”也各有不同的看法,主要观点大概有两种:一种是“国产瓜”学派,认为西瓜是中国原生物种,而不是非洲原产;一种是“进口瓜”学派,西瓜原产地在非洲,而非中国。
到1959年,“国产瓜”的观点获得重磅证据,在浙江杭州水田畈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中,发现了原始“西瓜籽”。有关神农氏的“西瓜”传说,似乎一下子变成事实,不只证明中国是西瓜的原产地,还把中国栽种西瓜的历史提前到了4000年前。
随后,“西瓜籽”又在汉墓中被考古发现:1976年,在广西贵县罗泊湾(今贵港市贵城镇境内)西汉墓椁室淤泥中,发现了“西瓜籽”;1980年,在江苏扬州西郊邗江胡场五号西汉墓随葬漆笥中,又发现了“西瓜籽”;在江苏高邮邵家沟东汉墓中,也找到了“西瓜籽”……
这些“考古发现”,令我国农学界兴奋不已,但这些“考古发掘”随后一一被证明是不可靠的:杭州新石器时代的“西瓜籽”,经鉴定是葫芦或其变种瓠瓜的种籽;广西和江苏发现的“西瓜籽”,实为粉皮冬瓜的瓜籽。
在事实面前,“进口瓜”学派占了上风,中国西瓜“从国外引进说”观点,重新为国内学术界公认。
唐“三彩西瓜”真假
仍无定论
1991年8月,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到了一只“三彩西瓜”,由此出现了西瓜在唐代传入中国的“唐代新说”。
“三彩西瓜”的发现,说明唐代人已吃西瓜了:此“瓜”呈圆形,上端略小,放在一个敞口浅腹盘内,瓜与盘连体,瓜高13.5厘米、径14厘米,盘径23厘米。西瓜顶端的瓜蒂做成一环钮状,瓜皮上以绿釉绘出自然纹理,形象逼真。其文饰和风格,与唐代永泰公主墓所出的唐三彩器物装饰风格相近。陕西学者由此推断,“三彩西瓜”的年龄当在公元七世纪末到八世纪初,我国古代人吃西瓜的历史,比之前有学者提出的“五代说”又提前了二三百年。
“唐代说”一经抛出,便引来质疑,原来,这“三彩西瓜”并不是正规考古发掘出土的。1991年8月,西安长乐中路派出所民警将一个“三彩西瓜”送到陕西历史博物馆,称是案犯倒卖时收缴到的,经馆里专家鉴定是“稀世珍品”。据案犯交代,“三彩西瓜”出土于西安东郊田家湾的一座唐代墓葬中,是当地砖厂基建工地上挖出的。专家听说后,当即驱车前去墓地查看,可惜墓已被推倒,但土坑半壁墓土还存在。
因为不是正规考古挖出来的,所以不少学者一直怀疑这只“西瓜”有假,伪造嫌疑很大。据说陕西历史博物馆一度将之撤去,现在又当“国宝”展出了。这只“西瓜”到底是真是假,到目前也说法不一。
(据《北京晚报》)
新闻推荐
美国“监控门”事件揭秘者斯诺登1日发表新声明,抨击美国总统奥巴马和美国政府,并威胁向外界披露更多机密。
斯诺登当天晚些时候通过“维基解密”网站发表声明,称“始终信任家人、新老朋友甚至素未谋面的人为维护他的自由”所作的努力。斯诺登在声明中猛烈批评奥巴马。他说,奥巴马曾表示不会为引渡自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