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昆德拉写了一部小说,名字叫做《慢》。小说刚开始就写“他”和妻子在法国公路上开车,有一辆车紧追其后,拼命想超车,想超车的年轻人陷入一种速度的狂热之中;小说的后半部分叙述的是一个年轻男子如何在戏院邂逅一个贵族妇人,由此展开了一段缠绵的故事。这个故事与法国电影《情人》如出一辙,节奏和缓,背景音乐用的是勃拉姆斯的弦乐六重奏,慢慢体会,销魂不已。
如果《情人》拿到今天来放,票房绝对比不过《速度与激情》。现在,越来越多的观众喜欢看快速的电影,恨不得一口气把一部电视剧看完,像风卷残云,把很多食物堆在胃里想即刻消化。
前几天,正因为速度,使《速度与激情》的主演保罗·沃克车毁人亡。昨日,网上的最新消息说:这辆保时捷GT跑车“快到令人胆战、极难驾驭”,被撞时,“现场一排三层楼高房子的玻璃窗户也被震碎,可见冲击力是多么巨大”。虽然人人懂得:天意弄人,世事难料,但如果只追求速度,那也许会更健忘:昨日之我,是何许人?今日之生命,是何等可贵。
1986年,意大利人首倡“慢食运动”,“慢食”风潮从欧洲开始风靡全球;2005年,62岁的意大利人贡蒂贾尼成立了“慢生活艺术组织”,举办了首个“世界慢生活日”;2012年,上海成为“世界慢生活日”主场,衍生出一系列诸如“慢写”、“慢爱”、“慢旅游”等“慢生活”方式;北京798艺术区,有一家“熊猫慢递”店,专门提供信件投递服务,它不追求“快”,反而刻意求“慢”,投递的时间是1个月后、1年后,甚至10年后或者更晚;湖南卫视主持人汪涵积极倡导“慢生活”理念,倡导“让每天拥有30个小时”。
也是昨天的网上报道说“挪威流行慢电视,全程直播织毛衣”。2009年,为纪念连接挪威奥斯陆与卑尔根的卑尔根铁路诞生百年,NRK电视台全程跟拍这趟火车旅行,列车行车共计7小时16分,节目也播出了这么长时间,竟创下了高收视率。如今,挪威越来越多的观众成为“慢电视”节目拥趸,电视台受到鼓励,往往耗费数小时甚至数天时间,关注织毛衣、钓鱼等“慢动作”,供观众慢慢观赏。
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中,坐在开快车年轻人身边的“妻子”说:法国每50分钟就有一个人在公路上被开得飞快的车撞死。显然,物质生活的丰裕,并不能理所当然地构成我们安全优雅生活的条件,如果大家少去抢争行车的先后和经济增长的指数,而是多去看几眼闲庭落花、多读几本“闲情偶寄”、多看几场美展书展、多听几场钢琴音乐会——且慢享艺术,才能活出真正的安全优雅味道来。
新闻推荐
新华社开罗12月16日电(记者才扬)的黎波里消息:利比亚电力公司15日宣布,该公司7名员工当日在的黎波里遭不明身份武装分子绑架,目前这7人仍不知下落。这一绑架事件导致当日利比亚境内大部分地区电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