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你一程/文
深秋时节,赴美培训。来回21天,除了课堂学习、拜会交流,余下时间便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来不及走进这个国度的“内心”,对美国社会也谈不上深入了解,印象至多停留在耳目所及。倒是陪伴我们学习参观的三位华人导游,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走出洛杉矶机场那天,迎接我们的是一位满面春风、热情似火的“老男人”。他个头不高、皮肤微黑、身材健硕,如果不是团长介绍,在国内见惯了帅哥美女导游的我们,谁都不会想到他就是导游——汪导,我们进入美国后的第一位导游。汪导祖籍湖北,早年在台湾从军,退伍后迫于生计闯荡美国,做过出租车司机,后来转做导游。
汪导为人随和,谦逊机敏,甚至有些大大咧咧,无论什么时候,总有一张灿烂的笑脸,即便是遇到不顺心的事,他也会左右逢源,巧妙化解。可谁曾料想,其实他背负的生活压力并不轻松。
汪导到美国已有二十多年,虽然已加入美国籍,但骨子里却很“中国”。比如说到教育孩子,在台湾时,他跟大多数中国式家长一样,比较认同“黄荆棍下出好人”的育儿理念,偶尔会因为孩子不听话而动用“家法”。可到了美国,当某天他准备动手“教训”上小学的儿子时,儿子竟出人意料地要他“住手”,否则他会报警,因为老师告诉他,美国法律不允许对未成年人采取暴力行为,哪怕是父母或者老师。这让他满心郁闷,甚是无奈。再比如处理夫妻关系,几年前他带客人去阿拉斯加,自己未能经受住诱惑,忍不住投注参与赌博。起初小试身手尝到甜头,后来一败涂地输个精光,还欠下赌债搭上老婆的私房钱。老婆不肯原谅他,他自知理亏,只好白天拼命挣钱养家还赌债,晚上乖乖睡沙发,还主动帮老婆收拾家务,讨老婆喜欢,求老婆谅解,活脱脱如我们四川的“火巴耳朵”。经过几年“卧薪尝胆”,如今他不仅“改邪归正”,还把内外债务基本还清,一家人过得和和美美。
第二个导游是吴导,他五十岁开外,中等身材,满脸沧桑,架着近视眼镜,一副文弱书生状,又似传说中的“工科男”。果不其然,据他介绍,他在大学学的是工程机械,毕业后曾在国内从事相关工作,因为企业不景气,后在朋友的鼓励下选择了出走美国“洋打工”。到美国打拼十余年来,他一直没有进入自己擅长的工作领域,最终无奈选择了做中文导游,主要负责接待国内游客。
吴导说话细声柔气,但透露出的却是满腔大爱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听说我们从四川来,他说他有一种特殊的亲近感,就因为那场震惊世界的“5·12”地震。那些日子,他天天看电视转播,为灾区同胞遭受的苦难落泪,然后他们这些海外游子迅速行动起来,积极为灾区捐款捐物,奉献爱心。他说他这几年接待过一些来自灾区的小朋友,对他们总是格外悉心照料,关爱有加,看到他们走出痛楚快乐地生活他很开心。
吴导时时关注着国内的发展动向。说到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他极为自豪。
身形瘦长,玉树临风的王导是三位导游中年纪最轻的,是位三十岁左右的山东汉子。虽然他到美国只有短短几年,但乍一看已经深深融入美国文化——时尚的衣着,前卫的发型,夸张的打扮,以及玩世不恭的口哨和随性的尖叫。
实则不然。在他夸张随性的背后,我们恰恰总能感受到一颗赤诚的中国心。
为了事业和学业,王导的妻子和孩子都已加入美国籍,而他本人则选择了取得绿卡,这样既可以保留中国国籍,又可以长期在美国居住和工作,始终都有作为中国公民的归属感。
在美国打拼这些年,王导多次更换工作,经历了种种曲折艰辛,个中酸甜苦辣旁人无法想像。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年轻一代海外赤子的奋斗精神,也能感受到他强烈的爱国情怀。比方说到在美华人如何不团结,如何得不到尊重,他便会痛陈国人劣根性,恨铁不成钢;说到华人如何遭受歧视,政治上难以真正融入美国社会,他就会义愤填膺,慷慨陈辞。每每说到激动处,他甚至会拍案而起,振臂疾呼天下华人团结起来,扬我中华国威,振兴中华崛起。看得出来,王导并非狭隘的民族主义者,实乃性情中人,爱国心切罢了。
新闻推荐
12月23日,闻名世界的传奇式步枪设计师AK47突击步枪发明人米哈伊尔·卡拉什尼科夫病逝,享年94岁。卡拉什尼科夫在1947年设计出AK47步枪,在之后的65年里,上亿支AK47步枪源源不断被造出,又进入世界各个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