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永烈http/:/blog.sina.com.cn/yeyonglie
位于克里米亚半岛雅尔塔海边峭壁上的土耳其古堡“燕子堡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燕子堡”,建于1912年,如今已成为克里米亚的象征。1945年2月,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曾在这里的白厅举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雅尔塔会议。
我从乌克兰首都基辅乘坐南下的火车前往克里米亚辛菲罗波尔,竟然花费了将近二十小时。因为乘坐的是普通列车,而除了这趟直达车之外,没有别的快车。克里米亚是伸向黑海与亚速海之间的半岛。
克里米亚半岛处于连接欧洲和中近东的重要海上通道。它的南部海岸,与土耳其遥遥相对,西部则是罗马利亚和保加利亚。
由于美丽的海滨风光,由于亚热带的温暖气候,更由于战略上的重要地位,克里米亚曾经是各国争夺不休的地方,至今仍是民族问题错综复杂的地方。
很早以前,来自东部的游牧民族斯基泰、萨尔马特,曾经占领过这里。意大利、土耳其也曾经在这里建立殖民地。
300年前,蒙古鞑靼人征服了克里米亚,在这里建立了一个鞑靼人统治的独立的国家——“克里米亚汗国”。
1783年,俄罗斯帝国占领了克里米亚,从此克里米亚纳入俄罗斯的版图。
苏联诞生之后,克里米亚当然成为苏联的领土。更准确地说,克里米亚属于苏联——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中的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1954年,为了庆祝俄罗斯与乌克兰再度统一三百周年,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决定送给乌克兰一份“珍贵的礼物”,即把克里米亚划归乌克兰。赫鲁晓夫做出这一决策,也许是出于他曾经多年担任苏共乌克兰第一书记的“乌克兰情结”。从此,克里米亚属于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领土。尽管赫鲁晓夫的这一决定在当时就引起许多人的反对,特别是克里米亚的俄罗斯族反对此事,但是当时俄罗斯和乌克兰同属于苏联,所以这样的领土划分犹如从中国的一个省划到另一个省。
在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和乌克兰成了两个独立的国家。克里米亚的归属成了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最敏感的问题。毕竟克里米亚已经划归乌克兰多年,俄罗斯虽然极想要回克里米亚,这“珍贵的礼物”终究已经由赫鲁晓夫送给了乌克兰!
1999年1月27日,俄罗斯参议院通过了俄罗斯乌克兰友好条约,正式确认克里米亚半岛以及军港塞瓦斯托波尔属于乌克兰的领土。
不过,在苏联解体之后,英国人曾经想插足克里米亚。英国政府曾经向乌克兰建议,可否让克里米亚模仿中国的“香港模式”?所谓“香港模式”,就是让乌克兰把克里米亚像香港那样“租借”给英国,租期99年,英国可以把克里米亚建设成“北方香港”。乌克兰断然拒绝了英国的“租借”要求。乌克兰政府说,当年中国满清政府是迫于英国的军事压力,被迫“租借”香港。这种“香港模式”在二十世纪90年代已经行不通了。
辛菲罗波尔是克里米亚共和国的首府,地处克里米亚半岛的中心。
整个克里米亚半岛,没有一家重工业工厂。克里米亚沿海,是最干净的无污染海水。
辛菲罗波尔到处可见棕榈、木兰、洋槐,与浅色调的房屋构成一座漂亮的南方城市。克里米亚的柏树,很像中国黄山的迎客松。到处可见葡萄园,香槟酒和葡萄酒是这里的特产。
辛菲罗波尔有机场,也有火车站,公路四通八达。
在辛菲罗波尔,在一家餐馆,我结识了一位名叫热尼亚的俄罗斯族小伙子。他是餐馆里的服务员,见到我是中国人,主动跟我用汉语打招呼。
我很惊讶,他怎么会讲汉语?
他的回答更使我吃惊:他从未进过汉语学校,也从未去过中国!
他的汉语是怎么学会的呢?
他告诉我,在辛菲罗波尔,全城的中国人他都认识——顶多不超过一百个,而三年前,这里的中国人只十几个。当时,他结识其中一位来自安徽的姓周的先生,很谈得来,彼此成了好朋友。他跟周先生学汉语。周先生讲一句,他学一句,居然就这样学会了汉语!
他跟我聊天。他说,很喜欢普京,最痛恨赫鲁晓夫。我问他为什么痛恨赫鲁晓夫?
他说:“赫鲁晓夫把克里米亚当‘礼物\’送给了乌克兰!”他说,其实这并不是他一个人的情绪,几乎所有克里米亚的俄罗斯族人,都不愿意划归乌克兰。可是,这已经变成现实,他又不能不接受这样的现实。
在克里米亚,俄罗斯族占百分之七十,而乌克兰族只占百分之十五。当地朋友说,在克里米亚还有很多人是俄罗斯族和乌克兰族的混血儿。
后来,我在克里米亚,确实听到许多当地的俄罗斯人对赫鲁晓夫格外的反感。就连当地不少乌克兰人也希望克里米亚归于俄罗斯。所以,由赫鲁晓夫一手造成的克里米亚问题,至今仍让俄罗斯与乌克兰的领导人感到棘手。
克里米亚的另一个麻烦的民族问题,是鞑靼人。在克里米亚,鞑靼人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十二。
鞑靼人曾经在克里米亚建立了独立的“克里米亚汗国”,后来被俄罗斯所吞并,也就埋下鞑靼人对于俄罗斯的仇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这里曾经爆发激烈的克里米亚战争。1941年9月24日,南路德军根据希特勒的指示,突袭克里米亚半岛。
此后苏德两军数十万将士在克里米亚半岛展开激战,直到1942年7月27日德军终于占领军港赛瓦斯托波尔,占领了整个克里米亚半岛。
后来,苏军又付出沉重的代价,终于又从德军手中夺回克里米亚。正因为这样,在1945年2月,“三巨头”会议得以在雅尔塔召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当德国人进攻克里米亚,不少鞑靼人站在德国人一边。战争结束之后,斯大林镇压鞑靼人,强迫克里米亚的鞑靼人迁往塔什干。在苏联解体之后,大批鞑靼人从塔什干返回克里米亚……
克里米亚共和国,300多万人。
新闻推荐
3月18日,在位于戈兰高地以叙边境的马萨阿德村,救援人员准备将一名在炸弹袭击中受伤的以色列士兵送上直升机转移至海法的兰巴姆医院接受治疗。当日,以色列与叙利亚边境地区发生一起针对以军的炸弹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