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江雪 通讯员 辛有东 魏士朝)4月21日,莒县果庄镇农民朱庆春正在投资300多万元的规模化食用菌生产专用恒温库式的工厂车间内查看滑子菇生长情况。“通过改良实验,我感觉种植滑子菇技术目前比较成熟了。”朱庆春告诉记者,“现在周边乡镇群众加入合作社的热情高涨,我正考虑着和他们一起共同种植,扩大规模,创造更高的效益。”
据了解,滑子菇又名珍珠菇、光帽鳞伞等,在日本叫纳美菇,我国从70年代开始引进,适宜在东北气候条件下栽培。10年前,种植食用菌的朱庆春在和朋友一起吃饭时认识了滑子菇,并从黑龙江买了菌种,尝试在莒县种植,但种植结果一直不理想。为此,朱庆春一边查阅资料,一边到内蒙古、河北省等地学习,从那里带回出菇棒分离对比研究,最终,研发出改良的两种滑子菇菌种适宜莒县地区种植。
据悉,目前,在山东省尚无滑子菇种植先例,他也由此成为山东省滑子菇种植第一人。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王金 刘江雪今年,在经济形势依然面临较多困难和风险,国际市场需求总体偏弱的大背景下,来自莒县的一组进出口贸易数据却依然呈现出较为稳定的增长趋势:1—5月份全县累计进出口额3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