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复习了三个多月后,他退出了高考。当他退出的那一刻,他重新找回了自己,因为即便是参加了,试卷上也不会出现他的名字。
小林(化名)第一次参加高考是为了能够上大学,改变自己的人生;而要参加今年高考,他的目的只有一个——获得上万元的报酬,来贴补他现在的学校生活——他,现在已经是北京一所大学里大一的学生了。
小林原本想找一个兼职工作,但在中间人的怂恿下,他成为了高考替考队伍中的候补队员。他参加了三次考前测验,以证明自己是否拥有拿到那1万元替考定金的资格。而如果最后高考成绩达到“一本”线,他最多可以拿到5万元的报酬。尽管有号称是“考生家长代表”的人物承诺风险几乎为零,但恐惧让小林最终放弃了替考,“就当这是我人生犯下的一个错误。”
高考过“一本”线替考报酬5万元
作为北京某高校的大一学生,小林平时会做一些兼职,赚取零花钱和生活补贴。去年底,有同学联系上小林,告诉他有一个收入可观的“兼职”。几番接触下来,小林才知道他将替一位高三的文科学生参加高考。通过这个同学,一位所谓的联络人与小林取得了联系。
“我又纠结又害怕。”小林找到记者时,正值3月。此时他被通知,3月28日将前往外省某县参与一次考前测试。小林称,联络人透露的该县紧邻内蒙古和河北。在取得替考资格之前,联络人还要对小林进行多次测试,只有测试达标,才能最终参加高考。
“这次测试是检验我的水平。”小林说,在接到通知之前,他也收到过寄自外地的“文综”和“数学”各8套高考测试卷。但他与当地的人没有见过面,只是与联络人通过手机短信的方式进行联系。对方告诉小林,他将要到当地进行一次检验高考考试水平的测试。
“我们先要去测试,测试过了以后就能够拿到定金。”联络人把价码告诉了小林,“定金一般是1万元,等到高考完了,出成绩以后,一本5万,二本3万,这都是明码标价的。”这些价格对于小林而言,是一笔丰厚的资金。小林承认,在过去一段时间,他对这笔钱动了心。
与另外三名大学生在中学里进行测试
“我们是3月28日晚上坐车去测试的。”小林第一次测试被安排在3月29日。提前一天,他从北京出发前往当地。
29日早上6点左右,小林到达该县所属的地级市。在这里,小林又与其他3位从外地赶来替考的人会合。在聊天中,小林得知,包括自己在内,4人均是在校大学生,在“联络人”的安排下,乘坐不同列车来参加测试。
3个多小时后,一名自称是“陈老师”的中年男子出现,他称前来接小林一行前往该市东北部某县参加测试。据小林说,这位陈老师其实就是之前的那位联络人。
陈老师开车载着小林几人,一个多小时后,他们来到了一所中学门外,校外的牌匾上写着“某某县第五中学”。
“学校里面出来一个人接我们。”小林说,由于当天是周六,学校内人很少。
随后,小林和其他学生被学校内一位自称姓李的老师带到了校内一座教学楼内。测试被安排在一间位于三楼的小教室内。小林等4位同学从陈老师手中领取一份数学试卷后,开始测验。数学测试结束后,陈老师收走卷子,4位同学则跟着出门吃饭。
“吃饭的时候,老师还问我们,今天题目难不难,后面再好好复习。”小林说,整个吃饭过程大家依旧说话不多。在随后的交流中,小林能得到发问的机会不多。小林说他见缝插针地打听得知,陈老师是这所中学的数学老师,李老师教政治。
午饭结束后,小林又回到了学校内。在该校主楼二楼,小林等4人分别被安排了一个“休息室”。当天下午和晚上,4人又分别测试了综合科目和英语科目。综合科目测试期间,两名陌生男子进入教室内巡视一圈,随后又离开。
没有见过被替考生及家长
“首次测验的科目是数学、英语和综合,当天考完就出了成绩。”小林考的是文科综合,三门科目被安排在一天进行。
29日当晚,测试结束。测试成绩显示,小林的首次测验不错,但另两位同学的成绩不太好。“有一位过了二本,陈老师还鼓励说争取一鼓作气考个一本。”接下来,小林一行还需要再测试两次。
随后的两次测试分别在5月1日和5月9日进行。小林说,他们每次测试完都会领一些高考资料回去,“一开始是一些卷子,后来就是成本成本的一轮复习、二轮复习资料,每一科都有一本写着知识点的资料书。”
“他们的卷子一般都是之前当地学校的二模、三模试题,我们考完一科,就会有老师给我们看试卷,一般在考下一科之前,我们就能知道上一科成绩。”
“第三次测试之后,他们让我高考前一两天再过去,到时候正式准备考试。”小林告诉记者。
小林说,有学生问到安全问题,而陈老师告诉他们不用担心,一切都安排好了,到高考时,直接进考场考就行。
在前后时间跨度近两个月的三次测试中,小林几人并没有接触过替考学生,也未能见到全部家长。事后小林得知,在测试期间,不时出现的陌生人中就有被替考高三学生的家长。
“我没有见过我替考的孩子的家长。”小林说,但是他拍下了那位三次都出现在测试现场的男子,并且还与这位男子进行了交谈。
“你们有危险,我们就有危险”
“我们每次去都能见到的那个叫武××的人,他总是来看我们的测试情况。”在第二次测试时,小林向武姓男子表示自己担心安全。但是武××称一切都没有问题,他们需要的就是好好考试,一切都不用担心。
小林在第三次测验时将自己与武姓男子的对话录像。
“至于说危险性,危险系数可以跟你们说是零。”录像中,武姓男子表示,小林等人替考完全没有危险。
“肯定是零,你们有危险我们就有危险,所以我们在保证你们安全的情况下,我们才是安全的。我们得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才会去做,这个不是强行做的,不是说我们不怕危险,你们必须去。都是考虑你们安全的情况下,能去,才让你们去。如果有危险,不是说你有危险,是都有危险。所以你们不用担心这个。上考场以后坐下来,做题,这是你们要考虑的。”这位武姓男子说。
“有个家长是教育局高招办的”
每次测试结束,那位陈老师会单独与小林等人聊天。在一次对话中,小林再度问及安全问题。
“如果不行的话,提前就通知你了,如果有事情的话就不让你们去了。”在小林提供给记者的录音中,陈姓男子试图打消小林的疑虑,并说这些“都是内部的事情”。
录音显示,在涉及到安全问题的时候,陈姓男子的声音明显变小,“有个家长是教育局高招办的,一切都安排好了,所以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我不会去参加考试。”高考前,小林告诉记者,经过权衡,他决定退出替考,此前测试成绩显示,小林成绩超过往年的一本线。此外,小林还表示,一同前去测试的同学都不会参加替考。
在5月底,小林对去还是不去依然犹豫不决,毕竟替考的酬金曾让他动心。但最终让他退出的想法来源于安全性和对自己前途的考虑。“我担心会出事。”小林承认自己在最后一刻害怕了。
随着高考临近,小林曾收到短信,通知他在6月4日之前到达该县,做好考前准备考试。小林向联络人表达了拒绝的意思。与此同时,记者在6日当天来到了小林所说的县城。
7日下午,记者拨打了该县所属省的举报电话,接听的是该省教育厅招生考试管理中心一位李姓工作人员。该工作人员表示会将记者所反映的情况上报领导。虽然小林等4人的替考并未发生,该工作人员仍表示工作人员会去查询当地考场内是否存在替考等违反考试纪律的现象。
持续近半年的替考准备,小林和其他几位学生再度回到高中时代的学习状态。“就当这是我人生犯下的一个错误。”小林说。
(据《北京青年报》)
新闻推荐
部长熬夜看球后请假 被总理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