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阿根廷与荷兰的半决赛之后,刀哥居然有了一种写论文的冲动。论文研究的不是《浅谈梅西与罗本的技术差异》,也不是《根据球员眼神预判罚点球方向的若干技巧》,而是《从刘建宏的解说水准分析中国足球为什么进不了世界杯》。
由“加时多”冠名的世界杯又一次踢进了加时赛、点球大战,120分钟闷长的比赛没能产生一个进球, 唯一的亮点来自于刘建宏与朱广沪无比鸹噪、不着边际的解说,“梅西梅西梅西梅西……”、“罗本从防守球员两腿之间钻出来啦”、“球进了……对不起,没进”、“这球越位了吗?有吗?没有吗?”、“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范佩西的爸妈是艺术家”、“我们很多家长不敢让孩子踢球”……许多球迷不得不把电视调成静音,因为无法忍受他们的无知无畏和无趣。就连水均益、崔永元也站出来质疑同行:“场上的比赛不说,干嘛老说些不相干的呢?”“难道这是乒乓球比赛?”
最离奇的段落还来自于刘建宏的长篇感慨,“你骂中国队一千遍一万遍,中国队也进不了世界杯,因为中国的足球人口实在是太少了。”既像是在为前国足主帅朱广沪正名,更像是在替中国足协鸣冤。看荷兰阿根廷的生死大战,你浪费这么多时间扯到中国队身上干嘛?你的工作是解说好世界杯,连斯内德罗本、德容德杨、进球没进球、越位不越位都傻傻的分不清,尽整这些没用的干啥呢?
刀哥就是中国足球的吐槽者,曾经也算是中国的足球人口,大学年代中文系队人称“白脸轰炸机”的主力左边锋。我从来都不觉得我该对中国足球进不了世界杯承担任何责任,吐槽中国足球肯定没用,但不吐槽它,它更没用。
中国足球水平低下有多方面的原因,诸如场地建设跟不上、青少年梯队培训欠缺、联赛职业化程度不高、国足选拔机制有问题、足协严重官僚化等等。归根到底,在于体制上的弊病,无论多么庞大的足球人口、无论多么有天赋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很难成长出梅西、内马尔式的足球巨星。
以刘建宏本人举例,这位口齿不清、反应不快、思路不活、人称“刘甲B”的解说员,从1996年开始,就在央视开始了体育解说生涯。虽然与前辈孙正平、韩乔生相比缺乏激情,与同辈张斌、黄健翔相比缺乏内涵,与后辈段暄、贺炜相比缺乏才华,但这丝毫不妨碍他在央视频频亮相,以“甲B”水准,升级到中超、意甲、德甲、欧洲杯、世界杯。球迷们潮水般的批评、讥讽阻挡不了“刘甲B”的步步高升,特别是近年来抓住孙韩退休、张斌绯闻、黄健翔离职的机会,居然逐渐坐上央视体育解说一哥的交椅。
全国的体育解说人口虽然不多,但是比刘建宏高明的应该是大有人在。然而在央视这样的一个平台上,地方台优秀主持、年轻新锐人才却是没有多少机会能够坐上重大赛事的转播席,体育频道用人的标准并非看他的解说才华、能力,更多靠的是资历和关系。中国足球也形成了类似的机制,决策者、管理者们的选拔不是看管理能力、专业水准,而是根据上级的喜好来任命。你真的指望他们在制定足球发展规划时、在经营国内联赛时、在挑选主教练队员时,会遵循足球的规律来运作?
正如你看世界杯,你就必须忍受刘建宏的解说,旁边还加上一个比他更说不清话的朱广沪,你的吐槽和批评都没有用,下一届俄罗斯世界杯,刘建宏肯定还要继续陪伴你。
黄健翔2006年解说世界杯的时候,深夜激情大喊意大利万岁时,刀哥还曾经对他有点反感。如今,我想说的就是:“我十分想念黄健翔!”
新闻推荐
西班牙和德国都是师从荷兰而培养出了一代具有新型技术特点的球员,而荷兰却羡慕我们中国。培养球员是个复杂多变的过程,里面有很多说不清楚的因素。但有一点国际足坛的认知非常清楚:要先挖掘出有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