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一号”系总部设在荷兰的一个非盈利机构。火星一号”的联合发起人、首席执行官是CEO巴斯·兰斯多普他于两年前开始筹备这项大胆的计划,在与包括美国宇航局、欧洲宇航局众多空间技术公司的专家以及诺贝尔奖得主进行沟通后,他确信,人类所掌握的空间技术已经能够将宇航员送往火星,并在那里定居。
作为计划实施的第一步,火星一号”于2013年3月与美国百诺肯太空发展公司签约,由后者为“火星一号”开发生命支持系统和宇航员穿着的宇航服。另外,鉴于美国拥有全世界最先进的太空登陆技术,因此“火星一号”的飞行器也将从美国公司购买。
据了解,定居点被设计成一组白色的太空舱,坐落在荒凉的火星表面。用于人类常住的舱体表面被取自火星的 沙石覆盖,以抵挡辐射。舱体外,安置着几组面积庞大的太阳能电池板,为定居点提供能量。定居点内部则分为生活区、工作区、娱乐区以及用来栽培蔬菜的温室。“最初的一批定居者只能吃素食,但以后我们会考虑运送一些昆虫、鱼苗到火星,他们可以尝试自己养鱼。”兰斯多普说。
定居点将在第一批宇航员到达前建设完成。2016年,该组织将进行第一次试验发射;2018年发射火星探测器;2021年运送人类定居所需的水、氧气、食品等物资。“向火星运送物资的成本很高,所以我们希望在适应最初的定居生活后,宇航员能够自给自足,并利用已有的材料建造更大的定居点。”兰斯多普说。
运送首批两男两女前往火星的预算将高达60亿美元,比美国太空总署的“好奇号”火星探索计划高出35亿美元。兰斯多普表示,作为非盈利组织,“火星一号”计划通过出售转播权,筹得火星定居项目的所需资金。
根据计划,2024年,通过一系列选拔和培训,将最终在申请者中挑选出2男2女共4人送去火星,成为火星首批居民,并且将永远居住在那里,在火星上建立人类的首个永久性定居点。
据介绍,火星一号”将一步步实现相关计划:2016年将进行试验发射,2018年发射火星探测器,2020年第一批物资将到达火星,2021年在火星的设备开始制造供宇航员使用的水和氧气,2023年第一批宇航员到达火星即可开始在火星上种植粮食、获取食物。
按照计划,在第一批居民抵达火星后,每两年还将有更多宇航员被送往火星。(本版图文均据新华网)
新闻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