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记者来到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双庙村,在一片山坡上有一个不起眼的小农场,见到侯帅时,他正在地里收获菠菜。
2009年,在青岛农业大学学习园艺专业的侯帅,无意间了解到归国博士石嫣和“社区支持农业”的故事,当时,他就有了建立一个“社区支持农业”模式的农场的梦想。“社区支持农业”简称CSA,在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瑞士,并在日本得到发展。当时消费者为寻找安全食物,就与希望建立稳定客源的农民携手,建立经济合作。每位消费者可以投入现金,也可以投入劳力———参与农场的劳动。而产品,不管有多少,都会分给每一个股东。
2011年,大学毕业后的侯帅没有到处找工作,而是寻找他的“投资人”。一次朋友相聚,他结识了一位“大老板”,把CSA的理念讲述给他听,没想到竟和他的想法不谋而合。于是,经过考察,最后选择在卧龙山街道双庙村,建起了这家CSA农场,从一个大学生变成了一名“农夫”,开始了他的“绿色”创业之路。
起初,大多数消费者并不认可他们种的蔬菜。由于不施化肥、不打农药、不用激素,虽然自然生长起来的蔬菜质量安全,但这种“良心菜”卖相不好、销路差,农场处于亏损状态。尽管如此,侯帅没有放弃。他依然坚信,当下人们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种“良心菜”的市场需求会越来越大。他告诉记者,目前,这支队伍不断壮大,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加入进来。因为,他们意识到,他们送上门的不是菜,而是“健康”,这种生产消费模式越来越被消费者接受。
如今,侯帅的农场已经发展了150多名会员,也从最初单一的蔬菜发展到有机禽蛋和肉类。会员们每周都会准时收到自己订购的当季有机蔬菜和肉类。侯帅喜欢把这些会员称为“谷东”,他说:“我们不仅仅是让市民吃到健康的蔬菜,更要让他们与农民成为共同的生产者。”
(本报记者 曹钰迪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新华社福州5月14日电(记者 黄鹏飞)记者日前从福建省商务厅了解到,福建省一季度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实际投资新增13个项目,实际投资11 . 08亿美元,同比增长24 . 5倍,在优势产能“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