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韩国光州7月12日电(记者 刘宁 刘阳)由世界大学生体育联合会(FISU)举办的2015年世界大运会研讨会日前在韩国光州举行。参会的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副主席钟秉枢会后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从2005年第一次由教育部组团赴土耳其伊兹密尔,到今年的光州,十年间中国参加大运会的运动员组成、组织架构、运动成绩以及教练团队都发生了转变。
钟秉枢说:“首先,运动员的身份变了。由‘运动员学生\’变为了‘学生运动员\’。组团初期,来参赛的大多都是运动员的身份,挂着某个学校的学籍。到现在为止,除了个别的项目,如跳水、体操和射击,这样一些在国内大学没怎么开展的项目,绝大部分项目都变成了‘学生运动员\’。”
钟秉枢介绍说,本届大运会,中国代表团共有380名运动员,全部具有大学学籍,除了体操、跳水这些小众项目,代表团中85%的运动员都是在全国高校中选拔出来的。
钟秉枢认为,第二个变化是中国大体协组团参赛已经初步形成较为完整的组织架构。他说:“在初期的时候,教育部组团参加大运会,组织上就靠大体协的几个人,现在大体协已经有了几十个分会,每个分会都是挂靠在一所大学,基本上大学的副校长都是分会的主席,分会在选拔运动员参赛方面就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这样一个体系已经基本建立起来。”
在钟秉枢看来,随着中国高校体育的发展,中国在大运会上的运动成绩也开始均衡化,“十年间,原来田径只有百米飞人胡凯一个人,今年的田径,我们有百米运动员达到国际健将标准的,万米拿到铜牌的。游泳也有好的成绩,包括像排球进入前五名,这都展现出国内的大学体育水平正在逐步提升。”
十年间,钟秉枢看到的第四个变化是教练团队,“运动员以专业队为主的时候,教练员相应的以专业队的教练员为主,现在已经变成大学自己的体育老师为主带队参赛。高校教练员也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完完全全高校的体育老师带队参赛,还有一种是高校直接聘用一些优秀的教练员,专业运动队的教练转到高校,比如典型的像带北理工足球队的金志扬,带清华跳水队的于芬,他们以前都是专业队的教练。”
钟秉枢最后强调,这些变化表明中国高校体育发展正在步入新的阶段,“大学生的赛事体系已经相对比较完善地建立起来,中学生的赛事按照四级竞赛体系也开始在逐步建立,这为中国高校体育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新闻推荐
在泰国曼谷,张扬在中泰通语言学院备课。在泰国曼谷中泰通语言学院,张扬(左)和泰国籍老师妮娜在录制教学音频。在泰国曼谷中泰通语言学院,张扬在为学生上基础泰语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