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来源/新华社、国家统计局网站 制图/杨仕成
华尔街流传着一句话“没有人敢预测索罗斯的下一个目标”。掐指一算,这位曾经在世界名利场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金融大鳄今年已是86岁高龄了,但即便岁月流逝也没有阻止他再次站在全球金融的风口浪尖上。
开年不足一月,全球股市纷纷大跌,A股市场和港股市场同样未能幸免,上证指数一度大跌近两成;香港恒生指数最大跌幅超过15%,创出近4年新低。外汇市场同样风雨飘摇,年初人民币汇率曾大幅波动,港币兑美元最低跌至7.82关口,创出8年来新低,开年已累计贬值近1%。
这样的敏感时刻,已经宣布永久退休的索罗斯大叔,在瑞士达沃斯小镇放出“世纪豪言”:他在做空美股的同时,也在做空亚洲货币,他称中国经济正面临硬着陆,基本上无可避免。中国经济真的像索罗斯分析的那样会硬着陆吗?如果索罗斯正在做空中国,他的“阴谋”会得逞吗?
这几天,国际资本市场阴霾密布,有人高调唱空中国经济,有人叫嚣做空亚洲市场。投机者就像嗅到了血腥的秃鹫,喧闹异常,兴奋异常。他们变得语态坚定,志得意满,不容置疑,仿佛只需布局空头,整个世界便唾手可得。
对此,央媒数度发声回击:1月23日,新华社发表评论称,“试图做空人民币的激进投资客必将遭遇巨大损失”,“鲁莽投机和恶意做空将面临更高的交易成本,甚至可能承担严重的法律后果”。25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的评论也认为,“做空中国者终将败于市场”。26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再头版刊文:“向中国货币宣战?呵呵”。换个角度看,索罗斯向亚洲货币“宣战”,还为中国创造了深化东亚财金合作乃至“一带一路”财金合作的机遇。”
昨日,多位受访专家告诉华西都市报记者,索罗斯若攻击人民币,风险很大。索罗斯卷土重来,意在挑起市场恐慌情绪,若真要对人民币发起金融阻击,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索罗斯何许人也?“三大战役”奠定江湖地位
谁是索罗斯?“金融狙击手”。他最著名的战役,就是狙击英镑、引发亚洲金融危机以及此后在香港失手。这“3大战役”,至今令人津津乐道,而索罗斯本人,也因为香港失手而被中国人家喻户晓。
索罗斯一举成名是在1992年,成功做空英镑。尽管当时英国央行购入约30亿英镑力挽狂澜,但未能阻挡英镑如雪崩般的跌势。英镑最终退出欧洲汇率体系,开始自由浮动。索罗斯从中获取逾十亿美元的利润,被誉为“打败英格兰银行的人”。
1997年,索罗斯将视线转到亚洲市场,引发亚洲金融风暴。90年代初,东南亚国家经济出现奇迹般的增长,当整个亚洲处于兴奋与狂热之时,索罗斯似乎嗅到了泡沫的味道。
索罗斯首先从泰国下手,做法其实很简单,先在市场中投入巨额资本引诱国际投资者一并狂热买进泰铢,直至价格走向疯狂;然后率先带头抛售做空,基于市场已在顶峰,脆弱而不堪一击,任何风吹草动都可以引起恐慌性抛售从而又进一步加剧下跌幅度,直至崩盘。
冲击泰国后,索罗斯飓风很快就扫荡到了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家,各国货币纷纷大幅贬值,导致工厂倒闭、银行破产、物价上涨等。1998年,索罗斯带着在东南亚胜利的喜悦携巨资做空港股港币,遭到香港政府包括身后的中央政府的强力阻击,最终折戟沉沙,损失惨重。
叫板中国意欲何为?唱空市场,制造市场恐慌情绪
早已退休的索罗斯重出江湖到底什么用意?是真要在中国卷土重来,还是制造新的“获得财富的假象和谎言”?
有一点很清楚,无论香港还是如今的中国内地都已今非昔比,当年索罗斯败走香江,如今这里更不是他可以兴风作浪的江湖。
那么,索罗斯放“世纪狠话”,究竟有什么意义?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表示,索罗斯这番唱空论调其实是唱空亚洲一组货币,不仅仅针对中国。按照惯例,他可能会从最弱的货币入手,就像1997年打压泰铢一样。“索罗斯的这种行为根本上还是先要制造一种市场恐慌情绪”,二级市场中相对缺乏经验的市场参与者很容易被恐慌情绪感染,被带到某一个方向,譬如集体抛售某一项资产,而此时操纵这一市场的投资者就会趁机以低价重新买入,从中渔利。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则表示,索罗斯通过放话唱衰一国经济试图给市场造成一种预期,即人民币可能要跌。这就可能在很多地方产生连锁反应,譬如汇率与股市关联,在美国的中概股可能会下跌;中国的股市又可能会与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股市关联,这是一盘很大的棋。
中国有没有能力应对?外储3万亿,有家底很淡定
对于索罗斯再放狠话,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24日撰文表示,特区政府绝对有能力和信心应付资金流出和维持港元汇率稳定,港府无意也无计划改变现有的港元与美元挂钩的制度。一旦港元兑美元汇率触及7.85,香港金管局就会出售美元、买入港元。
再看中国经济全局。去年,在内外压力之下,中国经济仍然实现了6.9%的增长,GDP总量比2014年增加超过4万亿元人民币,这个增量超过了瑞典或者阿根廷GDP总量,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仍超25%。
同样是去年,中国游客在境外消费逾万亿元人民币,在多个细分市场位居全球前列,直接拉动外部市场增长;中国境内投资者累计实现对外投资超过7350亿元人民币,同比大涨14.7%,为促进全球经济复苏提供了源源活水。
1998年,中国GDP刚突破1万亿美元,在意大利之后排世界第七,外汇储备1400多亿美元。如今的中国,截至2015年中国外汇储备已超过3万亿美元。已经败过一次的索罗斯据称只掌握240亿美元巨资,此番正面向中国“宣战”,显然是蚍蜉撼大树。他又怎么可能做空中国呢?专家论索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刘胜军:
中国资本账户没有开放与亚洲其他国家有本质差异
对于索罗斯在达沃斯论坛上高调宣布做空亚洲货币,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刘胜军认为,对国际投机资本来说,当前确实是个做空机会,但索罗斯们忽视了一点,那就是中国的货币与亚洲其他国家有本质差异。
“目前全世界经济都有很大的脆弱性,特别是中国经济,正经历痛苦的转折点,这时候市场的情绪和对市场的忧虑面都很大,这对索罗斯来说,可能确实有个做空的机会。”但刘胜军强调说,中国与很多国家有个本质的差异,就是中国的货币是不可兑换的。“很多人拿现在跟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做类比,但他们都忘了,亚洲金融危机发生时,这些亚洲国家的货币都是可兑换货币。”
而在中国不存在这样的情况,中国的资本账户没有开放,中国货币不可兑换,“索罗斯们不能随便抛售人民币,做空的手段比较有限”。即便国际投机者转而在离岸市场进行抛售,刘胜军认为也不会掀起太大风浪,因为“离岸市场的规模比较小,而且很多中资机构在境外也有相当力量”。
“抛开中国充足的外汇储备不谈,索罗斯们还必须知道,中国政府对资本市场强有力的干预手段。”刘胜军说,这对国际投机资本来说,也是个很大的风险。
尽管如此,面对索罗斯的做空攻击,人民币也并非高枕无忧。“当前人民币也有另外一个问题,在过去几年,有大量热钱流入中国,现在这些热钱要往外跑,这对人民币也会形成压力。”刘胜军说,这种情况下,市场上出现了对人民币贬值的一致预期。
刘胜军认为,比较好的办法就是,人民币采取一次性贬值一定幅度,然后稳定在一个合理的水平。CCTV证券资讯频道执行总编辑钮文新:
索罗斯只是一根导火索
CCTV证券资讯频道执行总编辑钮文新认为,索罗斯之所以在此时高调宣称做空亚洲货币,原因在于目前世界范围内实业资本奇缺,而投机资本大爆炸。“只有实业资本才能创造财富和价值,如果实业资本越来越少,金融可分配的财富就越来越少。”
因此,境外投机资本便把目光瞄向了中国,“因为中国是实业资本相对丰富的国家”。“他们的目的就是让中国的市场环境变得越来越不稳定,境外投机资本会把中国的实业资本都收了,用于恢复他们的代工业化。”钮文新说。
钮文新由此认为,索罗斯只是一根导火索,要引燃的是一个炸药包,“这个炸药包就是全世界的投机资本”。至于如何应对索罗斯们的做空,钮文新认为中央政府在这个问题上,应该采用法律和规则的手段剪掉这根导火索,“不让索罗斯们的资本发挥作用”。观点PK
索罗斯不足为惧,真正值得警惕的是什么?
是中国通缩影响世界经济还是世界经济低迷拖累中国
?
当下,外界有两种观点,一种称中国输出通缩影响了全世界经济?另一种则认为,是世界经济低迷拖累了中国,导致中国经济下行。究竟哪种观点是正确的?对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首席经济学家说,世界各地股市对油价下跌和中国经济低迷等威胁可能反应过度了。专家称,中国经济不可能硬着陆,全世界经济低迷的病根,是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以及美国政府债务不断膨胀。
中国输出的是什么?
全球市场紧缺的需求和资本
显而易见,由于中国经济体量更加庞大,即便增速稍有回落,增量仍然可观。可以想象,如果缺了中国经济这一大块新鲜蛋糕,世界经济将会糟糕得多,通缩局面也将会严重许多。
可见,中国非但没有输出通缩,反而是输出了全球市场紧缺的需求和资本,为众多行业贡献了商机和就业。中国是世界经济当之无愧的财富之泉、机会之源。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经济结构优化,也在引导外资流向。数据显示,去年流入中国制造业的外资有所下降,但流入服务业的外资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使中国吸收的外资总量创历史新高。
与此同时,受中国政府“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影响,民间投资创业热情高涨,新经济潮涌正澎湃前行,强势输出新经济动能。据统计,仅去年上半年中国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685.1万户,平均每天新登记企业上万户,成为孕育社会就业的崭新因子。
显然,在保持稳定增速、强劲创新活力、较高就业率和外资利用水平的情况下,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不可能硬着陆。这个结论作为主流经济学界和市场人士的普遍判断,几乎是一个常识般的存在。然而,对待如此显而易见的道理,恰恰是那些浸淫市场数十载的资本老手,偏偏反其道行之,指天说地,信口雌黄,这不能不令人生疑。
经济下行,病根何在?
美联储货币政策及美债加剧
谈到究竟是谁加剧了全球经济不景气的话题,索罗斯的昔日搭档、同为量子基金创始人的吉姆·罗杰斯日前告诉彭博社,当前全球经济麻烦的真正源头,是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以及美国政府债务不断膨胀。“中国就像其他所有国家一样,是受害者,”他说。
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公布的最新报告,去年,在新兴经济体普遍承压的情况下,中国年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依然高达1360亿美元,逆势增长6%,总量位居全球第三位。这样的数据,让所谓“资本外逃论”不值一驳。
美联储加息政策下
哪些国家货币已率先崩盘?
“美元”、“石油美元”和“商品美元”,这三类“美元”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全球美元体系。过去十多年来,“石油美元”的增加为全球金融系统提供了流动性,刺激了资产价格上涨,2014年下半年开始,石油价格跌跌不休,“石油美元”流动性缩水持续加剧。随着全球经济再平衡和外需大幅萎缩,新兴经济体贸易盈余和外汇储备持续下降,致使商品美元紧缩。此外,美元是全球的“水龙头”,16年美国加息是全球尤其是新兴市场最大的风险,标志着全球流动性出现正式拐点。
最先受到冲击的国家是阿根廷,美联署刚一公布加息,2015年12月17日当天,阿根廷取消外汇管制,阿根廷比索兑美元日内狂跌41%,2015年累计贬值52.7%。
12月21日,阿塞拜疆央行宣布,即日起,取消本币马纳特自2011年中以来盯住美元的汇率机制,实施自由浮动汇率。马纳特对美元当即狂泻47.6%,至199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2015年以来,马纳特已贬值98.3%。
此前,8月20日,哈萨克斯坦宣布将从当日起让坚戈自由浮动,坚戈对美元随即贬值30%,2015年贬值达80.5%。去年哈萨克斯坦还发行了面值2万坚戈的纸币,是以前最大面值的2倍,可见通货膨胀有多严重。
与其“对手”不若“提醒”
□朱昌俊作为世界级的大空头,又有着成功“导演”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战果”在先,索罗斯放言将再次做空包括人民币在内的亚洲货币,这番言论的轰动性与关注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客观视之,面对这种“公然”的叫板,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在战略上已实在没必要对之产生慌张情绪。要知道,无论是今天中国的资本实力与高达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还是资本环境,远非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可比。
不过,在战术上与其将索罗斯视为挑战者,不若将之视为一种“尖锐”的提醒。所以在应对上,单纯靠话语上的回击是无济于事的,把他的“进攻宣言”当作是对中国资本市场成长与改革的一种鞭策,并以此促进中国资本市场的内在反思与监管环境的优化,或许才是最理性、“聪明”的态度。
事实上,在索罗斯的演讲中,其实就已经透露了人民币“应战”的武器:由于中国拥有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和更自由的政策,中国可以处理好硬着陆问题。是的,良好发展的经济基本面与更加完善的政策体系,这既是中国击败索罗斯的关键“内功”,也是人民币在世界资本市场扮演愈加重要角色的最有力“资本”。华西都市报记者董兴生综合新华社、人民网、《第一财经日报》等
新闻推荐
最后一个工作周,尽管很多朋友已经放假了,不过对于那些还“煎熬”在工作岗位上的读者们:加油!你还需要再熬6天。过年就是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有的人忙着买年货,有的人忙着拍照片。话说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