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的人群中,与一般爱书人、写作者、职业作家相比,体育界人士是较少被关注的阅读群体。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体育、运动、竞技,主要是跟物质性的身体相关,而与精神、灵魂较少关涉。事实并非完全如此。
在古代雅典完整的体育教育体系中,体育是培养公民身心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将人类的运动游戏看作是一种“与神毗邻”的社会活动,赋予它一种超出现实生活的神圣性。
在智能发达的现代社会,最卓越的体育人士,往往不只是技艺体能的佼佼者,更是在精神上的优秀分子。运动的攀高与灵魂的操练,合二为一。
一代棋圣吴清源,在自传回忆录《中的精神》中,表现出对中国哲学经典的精深研读和思想把握,“过去的读书人,没有人不记得《礼记·中庸》中的这段话:‘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如此和谐的境界,对于传统中国人来说,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当然,要达到‘中\’的境界,并非易事。这需要精神上的修养。从5岁(虚岁)开始,我就学习《大学》《中庸》等四书五经,至今我仍然坚持每天研究《易经》。”
对吴清源这样的围棋高手来说,围棋不只是一种竞技游戏运动,更是一种哲理。反复争棋的最后目的,是从中领悟建立圆满调和的“道”。
游泳健将、“中国蝶后”刘子歌喜欢《道德经》。大道如水。刘子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她不玩手机,也不上网,把绝大多数的业余时间都留给了弹琴和读书,“业余生活只是很少的时间,晚上就一两个小时看看书。平时训练已经很累了,就不想去消耗自己。”
刘子歌是思想家老子的忠实粉丝,也是游泳队里出名的书痴。她热衷于反复揣摩《道德经》,从中汲取精神力量,“身体上不能突破的时候,就要从精神上去突破。无为无败、上善若水,就是讲的一种心态。”
2016年是奥运年。大众对体育、运动、健儿的关注度,又将迎来新一波高峰。在“4·23”世界阅读日,在里约奥运会来临前,我们采访了包括奥运冠军在内的多位体育健儿,讲述他们在高强度竞技训练外的读书故事。他们是如何读书的?他们通常读些什么书?
此外,我们还找来国内10位资深出版人,他们是来自国内10家深具实力的出版社或机构的社长(总编),一起分享他们推荐的书单。
华西都市报记者张杰
新闻推荐
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广场的GODIVA歌帝梵首间旗舰店,成立于1945年。PeggyDraps女士(GODIVA歌帝梵创始人Draps先生外孙女)与布鲁塞尔巧克力博物馆GODIVA歌帝梵亚太区巧克力大师与嘉宾共同完成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