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兰木伦镇,59岁的折永立是远近闻名的大孝子。他做的两件事在当地几乎家喻户晓:一是父亲去世后,为母亲找老伴儿;一件是母亲去世后,为继父寻找老伴儿。在折永立心里,亲生父母和继父继母一样亲,他的行为用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来解释,就是:“百善孝为先。”2016年3月,折永立荣登“中国好人榜”。
1985年,折永立28岁,将值而立。这一年,折永立的父亲外出做生意,由于劳累上火引起了淋巴发炎,后来病情恶化到溃烂、流血,连饭都无法下咽,最终发展到癌症晚期。他日夜悉心照顾,鼓励父亲振作起来。然而,父亲最终还是走了。折永立感觉“天塌了”,但长兄如父,家里的担子还要他来扛,四个弟妹需要他照顾。折永立振作精神,在村里种地、教书,他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家人的生活。折永立的付出没有白费,家里的生活渐渐好了起来,还攒钱给小弟娶媳妇,成了家。看到弟妹们都有了着落,他终于感觉心里的重担减轻了一些。
偶然间折永立发现,自从父亲去世后,母亲做什么事都心不在焉,而且经常生病,整个人都变得很脆弱。为了让母亲从悲痛中走出来,折永立想着给母亲找个老伴,可以陪她说说话、聊聊天,他不想母亲因思虑过多而郁郁寡欢。他托熟人四处打听,终于在陕西省神木县大柳塔镇瞅准了“合适人”,也就是他后来的继父赵羊换。最初说这门“亲事”的时候,母亲说什么都不同意。经过折永立和弟妹们的反复劝说,母亲终于打开了心结,接受了儿女们的孝心。赵羊换来到折家,两个人的“父子缘”由此开始。
本以为日子可以就这样安然地过下去,哪曾想母亲却患上了脑血栓。在母亲患病的日子里,继父不分昼夜地陪伴在母亲身边,喂饭喂水、擦身洗衣。每天都扶着母亲到院里走走转转,晒晒太阳。“他不仅要照顾我母亲,还要弄田地,其中的辛劳不言而喻,却从未有过半句怨言。”谈及继父的无私付出,折永立眼里泛着泪光,“古话说‘日久见人心\’,继父对我母亲的感情不输结发夫妻。”
母亲走后,在常人看来,继父的身份或许会变得很尴尬,但折永立早已将继父视作亲生父亲。母亲去世两年后,折永立又在琢磨给继父找个老伴。几经打听,折永立在巴彦淖尔市给继父相了个老伴。现在,继父和老伴每日按时饮食、锻炼身体,生活过得充实有味。逢年过节,折永立一家就会赶到继父家吃团圆饭。
“继父所承担的家庭责任与父亲没一点差别,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我会继续孝顺两位老人,用自己的行动来告诉我的孩子什么是‘百善孝为先\’。”折永立成家至今,和妻子相依相扶走过了三十多个年头,他们几乎没有吵过一次架,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两人总能同甘共苦、相敬如宾、不离不弃。在家庭这种和谐、友善的风气影响下,折永立的儿女们从小都学习上进、善良懂事,在工作岗位都有突出表现。折永立说:“一个家需要忠、诚、孝、爱、亲这五个要素,缺一不可。”这五个字成为折永立及家人的五言家训,育出了好家风,也带动了周边村里的好民风。
(据中国文明网)
新闻推荐
海地十二日发生七级以上强烈地震,这场历史性的强震几乎将海地首都太子港变为一片废墟。" class="group1"target="_blan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