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特约记者 杨菁菁
里约有600多万人口,其中有三分之一住在贫民窟。数百个星罗棋布的贫民窟,成为里约生活无法回避的一部分。巴西的首金获得者哈拉艾拉-索尔瓦就来自贫民窟。
其实,假如不戴着有色眼镜来看贫民窟,这里只是一个普通的居民聚居区。绝大多数居民与黑帮、毒贩并无联系。他们只是不那么富裕,也并不希望被当成“黑暗面”来参观。
依山而建 历史悠久
里约的贫民窟大多依山而建,这也是里约的特色。对于这座城市来说,贫民窟的历史足够悠久。当这座城市初建时,贫穷的人们无法负担每天从郊区到市中心工作的交通费用。于是他们在山上建造棚屋。贫民窟的另一次发展壮大从20世纪中期开始,数百万移民离开巴西东北部的各个贫困州,涌入城市。这些无家可归的城市新移民发现,美好的生活并没有向他们招手,贫民窟成为他们唯一能选择的容身之地。
事实上,在不少贫民窟居民看来,他们的居所是安全的。不止一位居民告诉记者,他们在这里生活很久,这里没有枪支,一切都很好。
缆车是主要交通工具
贫民窟里没有公交、没有出租车。交通工具只有缆车、摩托车或者步行。与大多数贫民窟类似,昨日记者所去的贫民窟,其实就是一个普通的“城中村”。这里也有缆车上山,不过连接山上山下的缆车仅有一辆,一次只能容纳10人左右。缆车有两个作用:一半拉人、一半装垃圾。垃圾桶被装在缆车内,送到山下,清理完之后,再把空桶送上山。
贫民窟里也有小店、饮食店。一间粉刷得格外明媚的屋子是饭馆,一对夫妇热情向记者招手,邀请记者进去吃饭。这些小店就是贫民窟里的社交场所,电视里大多放着奥运节目。人们坐在这里喝啤酒、看奥运。
大多数人对游客还是很友好;不过,不经同意不能拍摄人物、不能随意进入岔路是这里的规则。事实上,贫民窟的人们确实不想被当成特殊物种来参观。他们大多都在山下工作,女人们做清洁工、钟点工或者超市收银员。男人们则从事保安、建筑工人这样的职业。他们的收入普遍不高,有些人一个月只能挣几百雷亚尔。
家庭旅馆也有生意
奥运期间,贫民窟也是有些“生意”的。
由于里约物价飞涨,城市里的酒店,动辄一晚上千雷亚尔。一些贫民窟的家庭旅馆因此招徕到了生意。
这些家庭旅馆的预定信息,在 booking之类的预订网站上是搜不到的,通常是口口相传或推荐,一些背包客在走街串巷中也能发现这些家庭旅馆。
记者在独自下山过程中,无意发现了这么一家旅馆。由于贫民窟的地势普遍逼仄,这家小型旅馆面积也不大,记者了解到,他们仅有一间单独的房间、以及两个四人间。目前,房间里已有五六个客人。大堂为游客提供了网络、电视以及免费早餐。
“便宜”大概是这些旅馆最大的优势。一个床位一晚上的价格仅80元人民币。
店主坚决认为,他们的旅馆是非常安全的。他说,他的店从2014年世界杯起接待游客,从来没有出现过任何问题。 “我会告诉我的客人,哪里该去、哪里不该去。 ”
(本报里约热内卢8月11日电)
新闻推荐
银牌 铜牌 总数1 美国 21 14 17 522 中国 13 10 15 383 英国 8 10 6 244 日本 7 3 14 245澳大利亚 6 6 7
截至北京时间8月日0时名次国家或地区金牌银牌铜牌总数1美国2中国3英国864日本735澳大利亚6676德国6427韩国6348俄罗斯5989法国575匈牙利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