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说奥运。年轻人不统治世界,但他们改变世界。仅仅四年,一切就有些不一样了。你似乎说不出来有哪些变化,电视里还是放着奥运,人们还是讨论着“又多了几枚金牌”,但金牌似乎没有从前那么重要了。以前,运动员输了比赛,回国都觉无颜,恨不得静悄悄的;如今,没关系,只要你尽力了,拿不拿奖牌都好。
00后都开始拿金牌了,80、90后的 “老运动员们”更是让人瞩目。他们更真实,从赛场走下来,他们似乎就是我们身边的那些朋友。他们回答记者采访时不再那么一板一眼,有点想到什么说什么的意气。 “表情包”傅园慧大概没想到自己会那么火,乒乓球队方博的一次直播让人捧腹;孙杨输了,下来抱住熟悉的记者就哭;秦凯居然将求婚现场搬到了颁奖台上;孟苏平拿到金牌,跪在地上磕了四个头;林丹输了球,带着李宗伟感谢全场。他们是那么真实,你能感受到他们有血有肉,从此奥运不再是高在庙堂之上的东西,它不仅承载着国家荣誉,更饱含着个人的悲欣。
2012年伦敦奥运会,刘翔退赛招致如潮骂名。时间到了2016年,孙杨比退赛体面不了太多地输掉预赛,人们却对他报以无限的安慰与理解。其实,以孙杨现在的实力,即使不感冒,也不再是1500米的世界冠军有力争夺者。但人们宽容了他的少年豪言“我是1500米之王”,因为没有人是完美的。
乒乓球军团从没像这一届一样圈粉无数,人们从崭新的角度打开了观赏乒乓球的办法。从刘国梁、马龙到张继科,人们给这些“大魔王”编出了无数江湖段子。与国乒的温馨相比,国羽有些悲壮。为了捍卫球队荣耀,四朝元老、国羽硬汉傅海峰在竭尽全力夺金之后捂脸、泪如雨下。他说:我不知道有没有时间再为这个队伍付出了,我没时间了。
每届奥运会都是一次告别,有些人离开这个赛场,就不会再回来。
回来的那些人就成了传奇,比如女排。
女排精神,是不独属于一代人的。即使没有经历过女排五连冠辉煌时代,也必然在课本上学过这段往事。女排几起几落,也曾风雨飘摇,但一个名叫郎平的人,竟然数度改写了球队的历史。在巴西主场,在马拉卡纳,面对几万为对手喝彩的观众,中国女队以孤胆之气击败卫冕冠军,虽万千人吾往矣!这是一场足以载入史册的球赛,荡气回肠。女排精神不死,三十年后依然灼灼其华,为中国三大球撑起了颜面。
里约有憾。那些误判,那些申诉无门的赛果、那些被裁判偷走的梦想,在奥运会结束之后或许就会被人忘记。这似乎是竞技体育的残酷,人们只会记得站在领奖台上的选手。但此刻,请让我们默默向他们致敬,那是我们不该遗忘的奥林匹克精神,是单纯的竞技体育不具备的美感与荣誉感。人,生而具有运动的权利,而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视,它是相互了解,是友谊,是团结,是公平。
2020,我们东京再见。
新闻推荐
西兰选手汉布林与美国选手达戈斯蒂诺摔倒后,互相帮助完成比赛,二人的体育精神感动裁判组,获得特别许可晋级决赛。
8月日,奥运会女子米预赛,发生碰撞的新西兰选手汉布林与美国选手达戈斯蒂诺摔倒后,互相帮助完成比赛,二人的体育精神感动裁判组,获得特别许可晋级决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