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地说,巴西观众真的很吵。想让他们在比赛中安静地呆在座位上观看?太难了。
观众绝对数量有限的比赛场次,像举重、跳水、游泳这种小场馆还行,假如是球类比赛,大体育馆,开场不用十分钟,巴西观众们就嗨起来了。到半场时,大家基本就要进入“站起来、往前走”环节,场内一片混乱。
中国女排打巴西,现场的上万名巴西观众整场比赛都在嘘中国女排的姑娘。不过,中国女排最终还是3:2逆转战胜了对手。
巴西观众并不只是针对中国女排,在几乎所有比赛中,他们都非常投入——有东道主选手比赛时,他们为自己人加油;没有东道主选手时,他们的选择是这样的:1.嘘那些他们国家队的潜在对手。2.支持弱者。因此,中国女排可能是最“惨”的了,作为巴西女排夺冠路上最大的对手,巴西观众一路嘘着中国女排,这里必须表扬一下中国女排,沉得住气!
在与荷兰队的首场比赛中,巴西球迷一边倒地为荷兰队加油,同时一直在嘘中国女排。同一天,中国男篮与美国男篮比赛,巴西球迷却一边倒地用英语喊着“China”。同样是中国的球队,巴西观众如此两面三刀让人费解。这里套用上面的两原则就好理解了:嘘中国女排是因为中国队是巴西队的强劲对手;而力挺中国男篮,则因为美国男篮很强大,所以他们同情中国男篮。
这种心理就造成了,几乎所有两者对抗性项目中,现场的巴西观众总会支持一方的同时,将嘘声送给另一方。
男子拳击49公斤级16进8的比赛中,中国选手吕斌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下被判定输掉比赛。对于这一结果,美国广播公司评论员斯蒂芬·邦茨表示,这应该是裁判受到了现场观众的影响。 “现场观众看到有一方选手来自肯尼亚后,更倾向于支持他,而裁判则受到了观众的影响。 ”
在一些不宜喧哗的比赛中,巴西观众也很难控制住自己。撑杆跳赛场上,当比赛进行到只剩下法国名将拉维勒涅和巴西选手席尔瓦时,观众对拉维莱涅发出满场嘘声。最终只获得了银牌的拉维莱涅大为光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把巴西观众的态度与1936年在纳粹德国举行的柏林奥运会划上了等号。
即使在一些需要让运动员集中精神的项目上,如击剑、射击,巴西观众仍会时而欢呼时而发出嘘声。巴西学者为本国观众说话,表示这是“文化差异”:巴西人习惯将所有的体育项目都当派对,以看足球赛的方式观看一切比赛,可是,有点嗨过头的巴西观众有时还是挺让人郁闷的。
本版文字由特派记者杨菁菁 里约报道巴西观众似乎是神一样的存在
新闻推荐
“终于,4年的努力不算白费。”中国摔跤女将张凤柳日晚在自由式摔跤公斤级决赛铜牌战获胜,仅仅输给了最后的冠军选手维贝。裁判宣布获胜的一刹那,张凤柳完全忘记了无缘决赛的失望,她兴奋地奔向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