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里约不迷两次路,你哪好意思自称跑过奥运会。
在来之前,有媒体报道“持有奥运会门票可以免费搭地铁”,这一美好憧憬来这第一天就宣告破灭了。持有门票有什么用,持有门票只是允许你进入通往奥运场馆的4号线,该刷卡刷卡,一分钱也少不了的。哦,对了,价格还很高。
这几天,和同行们讨论最多的就是,巴西人真的太“搞”了,修个奥运地铁4号线,修了那么多年才修了一半,你坐到头,下来还得转BRT。媒体报道,4号线耗费了里约奥运会交通改造筹备总资金的三分之二,约合30亿美元,而它成功连接了巴哈奥林匹克公园和里约热内卢市区——你真的不是在骗我? 4号线总共才5站路,剩下的十几公里大巴是干啥的?
更奇葩的是,地铁4号线和BRT,与市内交通用的还不是一张交通卡。为了给观众制造更多的麻烦,正常用的地铁卡在这里不能刷,得单独买票——单程7.6雷亚尔。这么一来,不算前面的地铁票,光坐个大巴,往返就得15雷亚尔了。
嫌这个单程票价格贵?贴心服务来了:每个BRT站点都有专用交通卡卖,单日票20雷,7日票160雷。此外还要加上5雷的卡面押金。
这个票也是看的人多买的人少。毕竟谁没事干成天在那坐大巴玩?往返一趟就要两小时了。
但是,贵还是次要的。能正确乘坐大巴不迷路的人才是真正了不起。
大巴到奥林匹克公园沿途停靠,中间还有两个总站。不过并非所有的场馆都集中在奥林匹克公园内,许多场馆还需要乘坐支线。共计13条线像迷宫一样绕来绕去,你坐一班车过来,未必能坐同一班车回去。这还不算什么,即使找对了车,这些车还分为“快车”与“慢车”,许多站点快车是不停的。坐过了站?恭喜你,开始新一轮摸索吧。迷路两次之后,你就会对这一切处之泰然了。
媒体并不会得到更好的待遇,前两天,奥运公交把一位韩国记者撞飞了。据说伤者现在情绪稳定。
媒体中心还给记者一人发了张交通卡,这是媒体礼物里最最值钱的一样。很可惜,这张交通卡,也是不能坐BRT的,真不知道发了干啥用。看来修这些线路一定很贵,他们是铁了心要把这钱赚回来了。
除了交通方面,在饮食方面本届奥运会也算生财有道,所有的场馆以及新闻中心里,矿泉水都是16元人民币一瓶,一个汉堡50元,吃顿普通的饭200元起。所谓节俭奥运会,对于客人可真是不手软啊。
媒体中心买三个汉堡三瓶水花了200多人民币
新闻推荐
获得里约奥运会男子双人3米跳板决赛的金牌后,克里斯·米尔斯的泪水瞬间喷涌而出。7年前的米尔斯被下了病危通知书,7年后的里约奥运会,他和队友劳格赫创造奇迹,以454.32分夺冠,为英国拿到了史上首枚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