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郜征)大数据时代,一张身份证能否走遍天下?答案是:需要建设数联城市。昨日上午,由省外国专家局与省经信委联合举办的第二期“海外名师大讲堂”活动之“大数据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讲座上,国内数据领域大咖贾西贝博士给出了这个答案。依托于数据联通之上的城市公共服务及至商业交易,将在未来给市民带来极大的便利。
于英国爱丁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在国外有多年数据行业研究、从业经验的贾西贝,认为国内目前的数字城市建设进展缓慢,其重要原因是沉淀于各部门、各行业的数据并没有真正打通,阻碍了其流动,从而制约了为公共事务服务。他认为,国内打造多年的“数字城市”,其实本质上是“数联城市”,一旦这些巨量数据信息整理到位,将在城市管理中发挥巨大作用。
比如,一个陌生人进入一座城市,只要使用身份证、手机、网络,城市管理系统就可识别出其并非本地户籍居民,并自动联络全国的网络进行身份识别,可有效对流动人口进行管理和鉴别。
实际上,这些依托于数据的未来生活已不远。贾西贝介绍,目前在深圳已经可以看见不少数据生态的产品。例如华强北市场的一种智能锁,可以用身份证、手环、手机开锁;一些大楼的门禁系统,只需访客在前台提供身份证和电话号码,即可用发到手机上的二维码扫描后进出。
新闻推荐
日前,在年斯诺克上海大师赛1/4决赛一场焦点战中,丁俊晖打出一杆破百,以5∶3淘汰此前击败奥沙利文的“刺客”霍尔特,四年来第三次打进上海赛四强,将在半决赛对阵马奎尔。丁俊晖与霍尔特最近4次交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