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次国际博览会上,众人围着获得金奖的石雕作品细看、评论。作品名为《高原情》,石上,一位身着蒙古袍的母亲双手高高托起一个初生的婴儿。她的身边站立着一个小男孩,微笑地看着母亲。母子的右上侧,一排大雁在远飞。右下侧,一株株艳黄的向日葵正迎着朝阳。大雁、向日葵与三母子相映衬,母亲对于孩子未来的希望和寄托,瞬间跃然石上。可极少人知道,这件作品的原料有着明显的天然“硬伤”。石上那排大雁原是一道明显的裂纹,母子三人则是三块白色瑕疵。当初,作品的雕刻师购买这块原石,只花去了数百元。
某收藏家花了18万元淘得一石雕作品《楼兰古韵》,很是欢喜。石雕块大、色杂,通身无彩色,白色质地中夹杂着水墨画般的沙、水、石,石上被雕琢的也仅有三头简单、渺小的骆驼。作品整体似一张素描画,乍看无色无趣,但细看才觉三头骆驼的存在,让石上的沙、水、石瞬间“流动”起来,给人以极强的大漠沧桑感。这件作品没有多雕、多镂,作者只把自己内心想表达的焦点——骆驼刻画好。焦点一出,沙漠荒凉的意境就被衬托出来了。看过《楼兰古韵》的人无不拍手叫绝,但他们当中谁都不知,这作品的原石料属于巴林石中最便宜的图案石,任谁花上几十上百元,就能买到相似的一块。
几年前,某雕刻大师从朋友那得了一块上好的鸡血石。石头名为龟背鸡血,血色鲜艳,层层布满龟背纹,几乎具备了石头所有的好特点——温、润、透。
一日,雕刻大师外出,年龄最小的徒弟闲来无事,便拿起那块鸡血石细看。他越看越不解:这样好的一块石头,师父却从未想过去雕琢它!于是,他操起雕刻刀,花了一下午的时间将石头雕刻成了一只立体感十足的乌龟。
翌日,雕刻大师归来。他看见小徒弟手中的石雕乌龟后脸色大变,继而深叹一口气。雕刻大师摸着小徒弟的头说:对于已经具备了原始美的石头,我们无需进行深雕细刻,只要根据原来形状做简单造型即可。如果你非要给美石添“足”,那就破坏了它原有的价值。你记住,从没有人说过好石头一定能雕刻成好作品,也从没有人说过有瑕疵的石头就不能雕成精品。雕刻作品的好坏,无关石头好坏,只在于雕刻家怎样去解读原石。
小徒弟听完,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新闻推荐
英国剑桥大学近日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人体在一天中不同时段对病毒感染的抵抗力会出现较大变化,这主要是因为人的生物钟会影响病毒复制以及扩散的能力。生物钟是生物体内的一种无形的“时钟”,主要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