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启滨撰文\供图
褚文郁,字宗周,1893年9月26日出生于山东海阳发城镇西坊坞村。自幼聪明好学,为乡里所器重,后获资助到北平朝阳大学法学系学习,毕业回乡创办发城观阳小学,1917年到烟台挂牌当律师。曾先后在汇通船行、新陆商行、泰生东颜料行等商号任常年律师。创办了《爱国报》,将报社转给烟台红十字会之后,又兴办了面向一般市民的晚报《铎报》,颇受社会好评。1930年,褚文郁奉烟台总商会指示,将烟台红十字会孤儿院改为烟台恤养院,任恤养院副院长兼任教养部长。
入职恤养院倾力教育孤儿
1861年开埠以后,烟台迅速成为一个商贸繁盛的港口城市,16个国家在此设立了领事馆,开办商行、银行、邮局,建教堂、医院、学校等。中西文明在此交融发展,烟台因商而兴,不但孕育出了一批思想开放、极具活力的商人阶层,促进了民族工商业的发展,而且也带动了当地的慈善救助事业。以烟台总商会会长澹台玉田为首的新式商人热心公益,救灾恤邻。1930年3月成立烟台恤养院董事会,澹台玉田为董事长。6月,商会借董事刘云程在烟台南山路的别墅为院址,开始试办恤养院,至1933年4月收养孤儿、婴儿、残疾者、老嬴、嫠妇等数百名。其间,烟台总商会又在南山路之南购置地,于1931年9月28日创立私立中学———芝罘中学(后改为志孚中学),仍由澹台玉田任校董事长。
褚文郁先生特别重视对孤儿进行社会公德、遵纪守法、人道主义和为人处事等方面的教育。制定“诚”“悦”“爱”“敬”四字为院训,并亲自撰写校训歌词。文化课中教授《修身》,《历史课》强调爱国主义,教育孤儿明辨是非功过,树立人生观。在一定时期阶段确定一个教育主题,如“礼貌月”“整洁周”等。他给孩子们的格言是“待人宜宽,律己宜严,服务以众,修身以正”。在知识教学方面,特别注重师资选聘,力求高素质、高水平。他向澹台玉田董事长提出,够初中岁数的孩子要派到志孚中学学习,并聘任志孚中学毕业的优秀生来恤养院任教。在小学五、六年级和初级中学任教的大学毕业生和留学生就有6人,而师范生与中专生应聘任教的为数更多。在课程安排上,特别强调实用性,小学五六年级开始选学英语、日语课。语文课自编活页文选,学习古文、尺牍等。组织孤儿参与社会活动,以扩大知识面。
为了锻炼孤儿处理事务的能力,同时避免教师为处理学生日常生活琐事而牵扯精力,作为法学工作者,他为孤儿组建孤儿自治会,教导他们如何正确掌握事务是非曲直的判断和处理。“自治”就是让孤儿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他为自治会题六个字:“良心、法律、人情”。
支持教职员参加抗日活动
1937年10月下旬的一个上午,褚文郁在办公室耐心地静等,因为教师李丙令辞职,而褚文郁事前没有获得丝毫信息,尽管,他对这位志孚中学(烟台一中前身)的毕业生有所了解但还是有些意外。
李丙令,1932年2月考入志孚中学。在校期间,思想进步,学习优秀,团结同学,组织学生社团先后建立“读书会”、“新文学研究会”,是烟台市学生运动领导人之一。1935年4月“徐明娥事件”发生后,作为学生代表,发动学生与国民党当局进行了坚决斗争并取得了胜利。毕业后,经志孚中学训育主任刘宪曾推荐,庄子毅校长介绍,应聘来恤养院任教师,负责选编活页文选并兼教语文课。李丙令工作勤恳扎实,有事业心,面对这样一位优秀的员工,褚文郁准备与之进行一次长谈。
此时,烟台形势已陷入危机。日本军舰不时地在港口外游弋,有随时登陆的可能。褚文郁作为半生从事新闻业者,当时兼任烟台《爱国报》、《胶东卍报》、《铎报》三个报社社长,对国际和国内的事极为敏感。前些日子他毅然提前关闭了报社,将机器设备包括电讯设施搬到恤养院,改为恤养院印刷科,以免被迫充当日伪喉舌。他还将烟台恤养院在当时烟台所独有的捷克产的铜管乐器一套和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万有文库》连夜封箱藏起来。他还开导其他师生说:“能作有意识的避免,不作无意识的牺牲。”并将派到志孚中学学习的孤儿全部召回恤养院工作,同时着令全院教师脱下制服,换上长袍马褂。
他非常担心,年轻人在这样一个极端动荡的时期,如果没有安身之处在社会上乱闯,很难想象未来是什么样子的。同时,他也知道这位年轻人思想深邃,刚正不阿,积极进取,勇敢担当,能够把握是非曲直。“我要抗日,并要找到一个真正能团结民众抗日的群体!”李丙令说。
凭借对这位青年人的了解,褚文郁之前的疑虑瞬间便释然了。他站起身向西北方向指了指,说:“你可以去那个方向,那是现在中国最有希望的地方。”
褚文郁见李丙令不语,似乎有难言之隐,沉默许久,又拿出些钱说:“崔养收长大了,也是你的学生,希望你带他走。”崔养收,恤养院孤儿,正在志孚中学就读。
李丙令沉思了一会儿,拒收了钱,并表示:已有自己的选择,一定将崔养收带走。他向褚文郁辞行并致谢。
此时,褚文郁不知道李丙令已经是中共烟台地下党的负责人之一,受胶东特委之命,负责参与组织著名的胶东抗日起义“天福山起义”,负有购置运送枪支弹药的秘密任务,也不可能去延安了。而褚文郁任社长的《铎报》记者王成钦也辞职,准备去延安了,王成钦是志孚中学初中学生。
日寇侵占烟台八年,恤养院教养部断绝了与社会上的一切活动。经营工商市场必须与日伪当局周旋,褚文郁都利用商会出面。他严格约束年长的孤儿在市面上抛头露面,减少与社会各方面的接触。日伪官员到院参访,褚文郁将年长的男孤儿就近解散到南山游逛,年龄大或身材长成的女孤儿则令躲藏在隐秘处。直到抗战胜利后,才恢复了恤养院与社会上的活动联系。
褚文郁在1949年召开的烟台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上,当选为第一届委员,先后连任四届。1956年6月举行的政协一届二次全委会上,褚文郁当选为烟台市政协副主席。
新闻推荐
安德利5+2养生理想生活轰动烟台, 烟台日报、烟台美协等单位举办的“文化双月游”首站盛况空前
YMG记者金海善摄影报道春风和煦,花儿芬芳。4月23日,坐落在牟平区龙泉镇的安德利山水名郡礼炮声声,锣鼓喧天,一派热闹景象。一辆辆大巴车整齐地停放在小区一侧,数千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