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9月22日,在合肥文博会上,市民正在体验合肥漫禹科技开发的VR游戏。 本报记者 吴文兵 摄
本报记者 许根宏
9月25日,为期4天的第十届合肥国际文化博览会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圆满落幕。本届文博会吸引了来自国内27个省市自治区和地区、境外15个国家共2800个文化机构和企业、上百万件商品参展。连续两次参与合肥文博会的一位台商告诉记者,文博会凸显合肥城市内涵快速提升,是合肥文化产业最全面、最完整、最亮眼的一次“大阅兵”。
文化参与 由“盆景”到“风景”
“200元。 ”“100元行不行?”“NO,NO,羊皮的,180元。 ”在第十届文博会“一带一路”国际展区的喀麦隆展位,国外参展商翠西(音译)操着还算地道的中文与顾客“砍价”。翠西说,这已是她第二次来合肥参加文博会了。去年的文博会,翠西的收益不错,今年她带来更多产品,面具、雕塑、手镯、皮包、羊角摆饰、可可油等,吸引着一拨拨的顾客。
“明年能不能也带我们参加,我们也把特色文化产品带过来展示? ”展会期间,省内其他城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对大会组委会表达了强烈的参与愿望。据介绍,在今年首设的合肥都市圈文化主题展区,由淮南、滁州、六安和桐城四市组织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创产品和文化旅游产品琳琅满目。合肥文博会通过拓展“朋友圈”展示加强文化交流做法,得到各方赞誉。
为文博会喝彩的不仅是安徽人,北京、上海、海口、杭州、济南等地的宾客也赶来观摩。在今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域外文化产品展位,由去年的11个国家30家外商,发展到今年的15个国家45家外商参展,他们带来的千余种文化旅游精品展现着曼妙异国风情,也体现了合肥全面开放新格局。据统计,主会场开幕首日进场观众达到6.1万人次,闭幕当天进场观众达到10.3万人次,4天文博会的主、分会场参观人数超过100万人次。
“文化活动,需要广泛的主体参与才能发挥以文化人的功能。 ”合肥市委宣传部有关人员告诉记者,只有当文化活动的参与者由“盆景”变成“风景”,合肥国际文化博览会才能形成全球化视角下全民参与的独特文化景观,从而不断彰显文化气质,丰富城市内涵,这也是已跻身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新起点上的合肥,加速建设“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
文化创新 由“小众”到“万众”
“创新是文博会追求的一个主要价值取向。 ”据合肥文博会组委会工作人员介绍,在合肥积极打造“创新之都”的总体布局中,按照“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要求,合肥文博会上的文化创新日益呈现喷涌发展态势——参与文博会的创新主体不断扩大,创新内容不断丰富,创新层次不断升级。
在文博会主展馆的数字博物馆,“四季童耕”探索馆展区,一幅10多米长的投影画格外引人注目。观众通过手势动作就可以引起天气、植物、动物的变化,体验播种、收割、降雨等有趣的情景。 “这些互动展品的设计,综合采用体感互动、虚拟现实、电子感应等技术,通过与仿真实物相结合,带领观众走进一个富有诗意的自然环境中。”参与文博会的合肥某数码科技公司的行政总监桂某介绍,通过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地上的水流、河道、水田、秧苗全部都成了虚拟的投影场景。在文化创新中,文博会上的一个个高科技文化创意产品令人目不暇接,大开眼界。
文博会组织单位的工作人员孙莹介绍,本届文博会的游客可以在主展馆感受到无处不在的“创新”体验,很多文化科技公司每年都参展,并带来了时下的“主打”作品。在本届文博会上,中科大智能机器人、中航文创园模拟飞行机、无人机、VR应用等一大批创新产品大放异彩,通过对游客的展示和表演,反映了合肥文化与科技融合、文化+互联网、文化+旅游、文化+电商等领域的最新成就。在“文化+”中,合肥创意文化发展魅力得到国内外游客的赞许。
“文化在交流过程中传播,在继承基础上发展,都包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 ”合肥市委宣传部有关人员介绍,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在文化创新中,本届文博会现场交易额达1.32亿元。据统计,随着文化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合肥文化与科技融合力度日益加大,合肥包括文博会在内的文化创新实力日益提升。
文化共享 由“乐民”到“惠民”
一年一度的文博会,就是一场集合了创意、精品和人气的文化盛会,在短短几天时间里,广大市民采购文化产品,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尽情地享受着文化盛宴。
“很多朋友都问我从哪里买的,多少钱,怎么这么漂亮,我告诉她们,在文博会上。 ”在合肥市民王小姐的家里,一块来自台湾的琉璃挂饰一直是王小姐的心头大爱。据王小姐介绍,这件无意中在文博会上淘到的小饰物来自台湾,与大商场里的琉璃饰品品质无异,价格却便宜很多。在历届文博会上,景德镇的瓷器、宜兴的陶瓷、新疆的和田玉、埃及手工画、非洲木艺品……精品云集,海内外著名展商汇聚,成为国内外游客淘宝、赏宝的好去处。
为能在“乐民”中拓展“惠民”的渠道,满足百姓对文化的强烈诉求,本届文博会的主题就被确立为 “创意文化引领美好生活”,展区达7.3万平方米。在具体操作上,本届文博会延续“1+N”的办会模式,将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作为主会场的同时,在合肥各市县区的相关文化场馆和文化基地设置分会场,举办文艺演出、展览展示、公益电影、公益讲座、各类公益竞赛等系列文化惠民活动,积极扩大文化惠民的范围。据介绍,本届合肥文博会还首设了以省市级及各类现代博物馆为主体的 “文博文创主题展”,集中展示“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的建设成果,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闭幕时,由于市民热情高涨、流连忘返,几乎导致无法撤展。 ”一位文博会组委会工作人员介绍,在闭幕当天,合肥文博会主展馆因为一带一路国际展区成了撤不掉的展区,不断涌入的游客让主展馆的各扇大门无法顺利关闭,闭馆时间一推再推。合肥市委宣传部一负责人介绍,每届文博会不断攀升游客人数,反映合肥文博会这场“文化盛宴”正在惠及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参与者,提升着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合肥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气息。
新闻推荐
新华社斯德哥尔摩10月13日电(记者和苗付一鸣)瑞典文学院13日宣布,将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美国音乐人兼作家鲍勃·迪伦。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萨拉·达尼乌斯当天中午在瑞典文学院会议厅揭晓诺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