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一位音乐人,这一结果可以说让文学界和大众都大跌眼镜。
鲍勃·迪伦1941年5月出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高中的时候他就组建了自己的乐队,在读大学期间,他对民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在学校附近的民谣圈子演出。
在鲍勃·迪伦50多年的音乐生涯中,他创作歌曲数百首,十余次获得格莱美奖,唱片总销量已超过了1亿。2000年他为电影《奇迹小子》创作的歌曲《Things
Have
Changed》获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奖,还曾被《时代》杂志选入过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100人名单。自称受他影响的音乐巨星众多,包括尼尔·杨、大卫·鲍伊、娄·里得、约翰·列侬等等。最初向诺贝尔评奖委员会举荐他的诗人艾伦·金斯伯格也曾说:“当我听到鲍勃·迪伦的那首《暴雨将至》时,我哭了出来,我被他的修辞震住了。”
为什么是鲍勃·迪伦?
此前已多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事实上,1990年法兰西文学院曾为鲍勃·迪伦颁发过“文学艺术杰出成就奖”。而早在20年前的1996年,鲍勃·迪伦就曾在美国诗人艾伦·金斯伯格的举荐下入围过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自那之后还曾数次被提名。2008年第92届普利策文学奖上,鲍勃·迪伦获得“特别荣誉奖”。
此番获奖,诺贝尔官方给出的获奖理由是鲍勃·迪伦“用美国传统歌曲创造了新的诗意表达”。在回答“鲍勃·迪伦并没有写过小说、诗歌等传统文学作品,这是否意味着诺贝尔文学奖扩大了颁奖范围”这一问题时,瑞典科学院常任秘书萨拉·丹尼斯如此表示:“看上去似乎是这样的,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如果我们回首历史,就会发现2500年前的时候,荷马和萨福也写下本应配合音乐吟唱的诗作,我们现在依然在阅读欣赏荷马与萨福的著作,鲍勃·迪伦也是如此。”
鲍勃·迪伦和中国有何渊源?
作品曾是国内学生的英语读物
音乐之外,鲍勃·迪伦还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1971年他出版过一本超现实主义小说《塔兰图拉》。2004年又出版过名为《Chronicles
Volume
One》的自传,当年停留于《纽约时报》书籍非小说类排行榜长达19周,中文版译名为《像一块滚石》,曾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通过英语教材有声读物,广大中国学生听到著名的《答案在风中飘扬》,可算是接触到了鲍勃·迪伦。
中国“摇滚教父”崔健就是鲍勃·迪伦的铁杆乐迷,他曾说:“鲍勃·迪伦令人尊敬的不仅是他的低调,还有他一直在坚持做演出,以及从他的第一首歌到现在这中间一脉相承的音乐形式,都给了我们深远的影响。”郑钧则认为鲍勃·迪伦对于喜欢摇滚乐的人来说就像神一样:“摇滚乐从猫王开始,但鲍勃·迪伦却是真正赋予它灵魂的人。”
2011年4月,鲍勃·迪伦在中国举行了首次、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次巡演,等待已久的乐迷和包括崔健、汪峰等在内的各位乐坛大腕纷纷前往“朝圣”。鲍勃·迪伦全程下来只唱不说,连一句招呼都没打,但仍让众人听得无比投入无比激动。
在得知偶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著名乐评人王小峰表示这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他说这应该是诺贝尔评奖委员会对鲍勃·迪伦这么多年来在散文、歌词等方面贡献的一次认定,“这些评委在(上世纪)60年代都是年轻人,很有可能也受过他的影响”。
(北青)
新闻推荐
新华社洛杉矶10月13日电历时两年,中国留学生纪欣然在美遇害案首名案犯终获宣判。现年18岁的女凶亚历杭德拉·格雷罗13日在美国洛杉矶刑事法庭被裁定包括一级谋杀等4项罪名成立。在经过两天的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