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桂运安)11月18日13时59分,在经历了33天的太空遨游后,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当天,由中国电科38所自主研制的“直升机卫星通信终端”,作为主用通讯设备光荣履行搜救保障任务,保证了着陆场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之间高清图像和多路语音不间断传输,也让亿万中国观众清晰地观看到飞船抵达地球的实况。
作为神舟十一号空间任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飞船返回着陆场时搜救通信工作是重中之重,如何实时掌握返回舱在返回过程中的视频信息,并将信息第一时间传输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为及时搜索到返回舱提供技术保障,从而确保航天员安全,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中国电科38所自主研制的 “直升机卫星通信终端”,具有传输距离长、带宽宽、机动性强等诸多优点,且这套终端的语音、视频通信不同于一般电视直播信号传输。电视直播为定点视频通信,属于静态信号传输,而该终端是动态信号传输,一静一动之间,差别很大。该终端是以飞行状态中的直升机为平台进行工作,集合先进的终端天线技术、旋翼遮蔽检测技术等于一体,解决了直升机动中跟踪、旋翼旋转对信号遮挡等技术难题,保证了着陆现场音频、视频信号流畅和远距离传输。
中国电科38所“直升机卫星通信终端”项目总师周家喜介绍,这是该终端执行神八、神九、神十、“嫦娥一号”任务之后,第5次光荣履行搜救保障任务,是名副其实的“老功臣”。它的成功应用,标志着我国着陆场空天地一体、远程连续的搜救通信系统构建完成。
新闻推荐
11月18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新华社记者李刚摄新华社北京11月18日电记者从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总指挥部了解到,18日13时59分,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