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地铁里,见一位老绅士给怀孕的女性让座,年轻女子推脱:“老伯伯,您坐,我月份还小,站得动。”
伯伯答得很妙:“在你面前安然坐着,人家心里要讲:这人老糊涂了,老得自己是个男人也忘了。”
被让座的人有点惭愧,坐下后提出要替老人拿包。老人便把自己的皮包交给女子,自己拉着手环淡然站着。
他很明显有些年纪了,拉着手环的小臂多皱而枯干,但,灰白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整个人的精神依旧不曾浑浊。他穿着灰色调的府绸衬衣,窄身裤子,皮鞋和手表很明显已经有年头了,但一眼瞧去依旧经过细致的打理,散发出低调讲究的淡淡光泽。地铁行至人民广场站,很多人下车,老人也有了座位,他并不像一般的老年人那样拿出手机来大声嚷嚷,也没有开着收音机旁若无人听取保健讲座,而是从皮包里拿出老花镜和一本书,开始专心地看书。
他让座的女子依旧坐于他的一侧,问他:“伯伯,你在读什么书?”
他微笑:“是一本英文书,题目叫做《美妙无比的痛苦》。”
他并没有大谈读书的心得,吹嘘选择的眼力。他更没有建议年轻的邻座应该在漫长的通勤旅程中好好阅读,复习英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他读书的态度就像每天提着菜篮子去小菜场一样自然,含蓄温润,予人一份淡淡的亲切,就像古玉上的包浆一样散发谦谦君子的光泽,符合一个儒者的学养。
这是岁月给予一个人的最佳礼物:活出“包浆”。有这样一种温存的旧气,沉静的幽光,说明他在合乎自己脾性的领域里浸润良久,得到了完美的润泽,于是到了老年,才会有这样一种慈蔼淡定的面相,独立自尊的姿态,安之若素的性情。他才不会热衷于在最微小的地方与人争抢利益,如果争抢失败,就一路絮叨不休,明里暗里嘲讽如今世风日下,竟没有人拿出行动来“尊老”。
并非每个人经历了这漫长的岁月,都会活出“包浆”。成就“包浆”需要经历内心深处那些“美妙无比的痛苦”,需要经历酷暑寒冬,土埋水沁,需要恰到好处的摩挲与反省,需要一半命运的磨砺,与一半命运的垂青。只有懂得取舍,懂得“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的人,到了老年,才会逐渐形成那幽光内敛的表面皮壳。它滑熟可喜,温润沉静,告诉你,包浆沉厚是怎样的一种人品。
邂逅“包浆深厚”的老人,我竟不能以“肃然起敬”这样一个词来形容心底的感触。他并不具备道德上的进攻性,他从不咄咄逼人,要你“尊老爱幼”,相反,他那么整饬、低调、亲切,能勾起我们对童年时代亲情的最好回忆。看到他以苍老的身胚抵御岁月潮水的侵袭,我会被轻微的伤感所笼罩:多么希望他老人家还有很多时间,可以把身上那层隐形的包浆养成得更润泽,让我们这些后辈对老去这件事,持豁达且欣慰的态度。
新闻推荐
成功夺得2016赛季中超联赛冠军的广州恒大,实现了史无前例的6连冠伟业,但这远不是恒大本赛季的全部。本周日,恒大就将在足协杯决赛第一回合中迎战江苏苏宁,对于这场比赛恒大上下都期盼着能够获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