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探秘盗宝
1913年9月,在美国南部科罗拉多州的拉得洛市,大约9000名矿工举行了罢工。他们的主要敌人是科罗拉多燃料与钢铁公司。该公司的主要股票持有人正是约翰·洛克菲勒(占股40%)。之后发生了长达数月的暴乱。州长召集了美国国民警卫队。在随后发生的激战中,双方互有伤亡,其中11名妇女儿童在一顶燃烧帐篷中窒息身亡。“那是一个骇人的悲剧,”戴维·洛克菲勒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道,“洛克菲勒的名字引发了如此强烈的情绪。爷爷和父亲也因此被卷入一场冲突之中。甚至在我们位于纽约西区54街的家门口,也出现了示威者。他们谴责洛克菲勒家族在拉得洛犯下的‘罪行\’。”小洛克菲勒铿锵有力地捍卫了自己的家族。他向艾维·李咨询(他与爱德华·伯奈斯同为现代公共关系的创立人),后者建议他直言不讳地诉说自己对罢工者的抱怨。“拉得洛事件成为父亲一个至关重要的成人仪式。”儿子戴维断言,“虽然父亲不是一位天才商人或热爱经商,他还是展现了技巧和勇气。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父亲不屈不挠的个性给爷爷留下了深刻印象。”结果老洛克菲勒改变了他的遗嘱。他曾打算把大量财产遗赠给慈善事业。拉得洛事件后,他把绝大多数的财富,直接转移给了儿子小洛克菲勒。
这些事情都发生在很久以前。此时,小洛克菲勒和阿比两人,正忙着装修位于纽约市和哈得孙河谷的住宅。1911年,他们增添了第三处住所,在缅因州的沙漠山岛,建造了一栋法国诺曼地区风格的“鹰巢小屋”,其中包括了66个房间。正如艺术经销商王子约瑟夫·杜维恩喜欢提醒自己的同事:最能吊起藏品征购胃口的,莫过于一间空空荡荡的起居室。
1911年以后,小洛克菲勒与妻子阿比搬进了当时纽约市最大的私人住所。两人的生活富足,却有着固定预算。他们的住宅是一栋9层楼,位于曼哈顿西区54街10号,其中包括壁球场、健身房、私人治疗室,以及宽敞的空间,以容纳其持续翻倍增长的各种藏品。“房间里面到处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品。”戴维·洛克菲勒回忆说,他是小洛克菲勒夫妇6个孩子中最小的儿子,“那些艺术品的风格和时代,反映了我父母极为不同的品位和个性。母亲的格调是兼容并蓄。她喜欢的东西涵盖了古代世界艺术品和欧美当代作品……父亲则不喜欢现代艺术,认为现代艺术‘不栩栩如生\’,它们丑陋,令人不安。父亲要求母亲别在他经常出入的居住区域悬挂当代艺术品”。颇具讽刺意味,或许也让小洛克菲勒闹心的是:1928年,他们的9层住宅楼被拆除。在那片土地上建成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室外花园(洛克菲勒家族内部称其为“母亲的博物馆”,因为阿比是该馆最重要的赞助人)。
小洛克菲勒喜欢什么类型的艺术?戴维·洛克菲勒回忆说:“父亲引以为豪并爱不释手的,是他内容广泛、自明代到清代康熙年间的中国瓷器收藏……直到今天,我脑海中还印着一幅画面:他手拿放大镜,仔细查看那些打算买入的瓷器,确保它们没有破裂或经过修复。母亲也喜欢亚洲艺术,但是她更喜欢中国、朝鲜的高古陶器和雕塑,以及亚洲其他地区的佛教艺术。我们把家里的12号房间称为‘佛堂\’,母亲在那里放满了佛像和观音像。那里的灯光暗淡,空气中弥漫着浓厚的燃香味。”
20世纪对亚洲艺术的收集和珍爱,真实反映了这对美国最强夫妻搭档的审美趣味。洛克菲勒夫妻各自都有心满意足的时刻,推动了美国流行格调定义的形成,以及当时尚属异国情调艺术的市场价值。两人的喜好有别,反映了他们的性情差异。在家里的11个孩子中,阿比排行老二,与大姐露西的关系紧密。在阿尔德里奇参议员休假旅行期间,姐妹俩也定期前往欧洲,很早就对亚洲及其艺术品产生了共同兴趣。在青少年时期,她们俩开始收藏日本水印画,同时还有中国、日本、印度纺织品,波斯和印度莫卧儿王朝的微型画。在阿比的大家族中,人人口若悬河。因此,阿比也喜欢社交,冲动任性。与其相反,小洛克菲勒的父亲老洛克菲勒控制欲极强,因其无限的财富名扬天下。作为父亲的唯一男性继承人,小洛克菲勒沉默寡言,做事谨小慎微。
阿比和小洛克菲勒的收藏体现了上述两人的差异。他们的赤褐色砂石住宅刚刚完工,夫妻俩便一起为那里寻找家具和装饰物。凑巧,杜维恩兄弟的纽约店铺正位于相隔几个街区的第五大道。小洛克菲勒经常光顾那个装潢时髦的陈列室。苏珊娜·勒布尔写道:“一天,他正在为家中一个大壁炉架寻找装饰物,店员向他提供了一对高大的中国‘ 黑山楂釉’花瓶,属于16世纪至17世纪康熙时期的作品。”那次交易成了星星之火。在此后的半个世纪里,小洛克菲勒买入了超过400件中国瓷器。在不停筛选、提升中,花费总计超过了1000万美元。
《谁在收藏中国》
作者:卡尔·梅耶,谢林·布里萨克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内容简介】
在过去的两个世纪中,西方来到中国,从洞窟、宫殿和画商的密室里搜刮艺术珍品,盗走了雕塑、家具、瓷器、书画等大量国宝。敦煌壁画、龙门石窟、昭陵六骏……这些稀世珍宝现存何处?在盗宝者中,除了臭名昭著的斯坦因、华尔纳、卢芹斋,还有哪些鲜为人知的“幕后黑手”?两位作者通过查阅私人文件、历史档案,以及主要人物的回忆录,详细叙述了从鸦片战争到1949年这段时期,以美国人为首的西方收藏家是如何想方设法获得中国艺术品的一段历史,这些文物最终催生了中国古董市场在欧美的蓬勃发展,也激发了中国人依靠艺术市场促使国宝回归的努力。
新闻推荐
纽约前市长或出任美国务卿美国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过渡团队的一名成员14日向媒体透露,纽约前市长鲁迪·朱利亚尼是特朗普最中意的国务卿人选。不过,其他知情人士称,
意外但不奇怪这名不愿公开姓名的过渡团队成员直言,朱利亚尼没有竞争对手,只要他点头答应,这个职位就是他的。另一名要求匿名的知情人士则谨慎表示,国务卿人选还未最终敲定,前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博尔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