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人们还推测,那些骏马浮雕的设计草图(长1.98米,高1.52米,厚度超过30厘米)也出自阎立本之手。对于唐太宗下令为自己所骑战马立像,有文献记载道:我参加战斗,那些战马载我冲破敌阵,救我于危难。其形象应被刻于石,置我陵墓左右,昭示“车幔车盖”公正。
周秀琴博士是宾州大学博物馆高级藏品登记员,她写过有关昭陵及其骏马的论文和文章。她对中国帝王的“车幔车盖”习俗进行了这样的解释:“过去,主人通常保留车幔和车盖,将其与马、犬同葬,显示主人对它们的喜爱和公正。”
唐太宗名叫李世民,意为“拯救世界、抚慰百姓”。他为每匹马撰写了颂词,称赞“飒露紫”是:
紫燕超跃,骨腾神骏,气詟三川,威凌八阵。
唐太宗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征战。公元621年,他征伐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时,所骑枣红马就是“飒露紫”。那件浮雕展示的,是一个广为流传、有关丘行恭将军的故事:当一支弓箭射中飒露紫时,丘行恭将军翻身跃下自己的战马。他拔出飒露紫胸口上的箭,把自己的战马让给太宗;自己则徒步追击,用战剑杀死数敌。
“拳毛騧”的意思是“毛作旋转状的黑嘴黄马”。赢得“卷毛”绰号的,是太宗皇帝于622年平定刘黑闼叛乱时所乘战马。太宗皇帝对它的赞语是:
月精按辔,天马横空,弧矢载戢,氛埃廓清。
目前,“飒露紫”和“拳毛騧”在宾州大学博物馆展出。其余四匹骏马,在西安碑林博物馆展示。六匹骏马中,有两匹马为立马,包括“拳毛騧”。另外三匹马都伸展四腿作“飞奔”状。六匹骏马全都束尾,将马鬃装饰成独特的锯齿状。那种装束被称为“三花”,表明骑者贵为太子。
唐太宗的统治开创了一段和平繁荣时期。那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黄金时代,延续了将近四个世纪。军事上的成功使太宗皇帝把帝国扩张至许多今天已不再属于中国的地方:越南、蒙古,并往西进入中亚,最远可达当今的哈萨克斯坦疆域。唐太宗统治的特点是根据能力和受教育情况选拔幕僚,由此建立了功能良好的管理体制。(他担心被暗杀,除掉了两个兄弟。迫使父亲退位后,自己篡夺了皇位。)
唐朝的成功,所依靠的是马,是它建立的骑兵。唐太宗在战场上发现良驹时,会让自己的大将擒获骑手,夺取战马。唐朝初期,马的数量有了巨大增长,从3000匹增加到超过70万匹。其中绝大多数拥有突厥马血统,通过进贡或与西部部落贸易获得,包括起源于康国的著名费尔干纳马。唐太宗的六骏,似乎都源于进口马匹。太宗在马背上长大,超乎寻常地喜欢马。曾经有一次,太宗的一匹爱马丧命,他竟愤怒地要下令杀掉马夫。经过皇后谏言,才算保住了马夫的性命。唐朝期间,不仅战场需要马,贸易之路、丝绸之路也需要马。马成了连接中国与北部和西部前线的有效手段。那些道路需要马匹开展邮政,长安与唐朝另一都城洛阳之间的驿站也是如此。
唐太宗不是中国最后一位诗人皇帝,也不是第一位喜欢马的皇帝。两千多年前,汉武帝面临着来自西北武装游牧部落的入侵。在大草原上生活的那些人被称为匈奴。他们衣着装饰华丽,住帐篷或带蓬马车,以牲畜数量计算财富。匈奴男人善骑射,在与汉武帝的步兵作战时尽显骁勇。此时,汉武帝需要骑兵,他们的战马还要快于匈奴人的草原马。
汉代曾尝试在本地繁衍进口马,未获成功。显然,那里的土壤和水缺钙。于是,汉武帝派出自己宠妃的兄弟李广利大将,让他率领一支由40000人组成的军队向西进发,希望从费尔干纳盆地获得汗血马,此举几乎葬送了汉代帝国。
这种被称为“天马”的马最初由汉帝国派往西域的使节张骞提到。它精力充沛、高大灵活,远优于草原矮马。张骞报告说:在费尔干纳,他见过一种令人吃惊的马,它流出的汗像血。在汉代宫廷祭祀中,有这样一首诗赞美“天马”:
太一况,天马下,霑赤汗,沫流赭。志俶傥,精权奇,籋浮云,晻上驰。体容与,迣万里。
有一种理论认为,天马的“汗血”源于一种寄生线虫,常见于俄罗斯马。寄生虫吸附于马的皮肤下面,引发马身上小结节流血。另一种理论假设,长时间跳跃奔跑后,马的血管破裂导致“汗血”。
起初,中国人希望从费尔干纳首领那里购买获得“天马”,出价是一千锭金子和一匹金马。那位首领拒绝了中国人的报价,还处死了汉武帝派去的使节。随后,汉武帝派遣李将军率领军队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但是,抵达费尔干纳(大宛国)时,那支军队已是筋疲力尽,忍饥挨饿。于是,天子又派遣60000人翻越帕米尔高原,前去征服费尔干纳。通过切断供水,中国人最终结束了长达40天的围攻。之后,费尔干纳国王被手下人砍了脑袋。费尔干纳人同意向汉都长安发送3000匹马。然而其中只有很少部分,或许只有30匹,属于“优等”即“天马”血统,有2000匹马死于运送途中。
新闻推荐
摧毁藏身“黑暗深处”的罪恶网络中国警方破获性侵儿童、制作传播儿童淫秽色情视频案
“境外隐藏网络空间”,在互联网世界里被形象地比喻为“海平面以下隐藏的部分”,往往充斥着罪恶。今年3月,中国警方根据美方提供的线索,查处一起利用网络传播儿童淫秽信息案件,并由此揭开隐藏在背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