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洼、葛大店、骆岗、万年埠、丙子铺、九联圩……当合肥地铁1号线迅速驶出老城区,便会经过一个个名字“乡土气”十足的站点。当年田园牧歌的乡村已经被囊括进城市,不断延伸的地铁从一个角度见证了合肥城市大发展的足迹。
飞驰的地铁不但体现城市经济发展的成就,其孕育之初更把城市文化的基因植入了自己的机体。地铁线路串联起城市的重要节点,站台传承着城市地名的历史记忆,地铁管理折射出服务市民的理念。国内兄弟城市往往将自身的文化特质反映在地铁建设上,北京地铁站的京味元素,南京地铁站的江南风雅,西安地铁站的厚重人文,上海地铁站的海派韵味……毫无疑问,地铁在给城市带来快捷舒适交通的同时,也承载着重要的文化使命。当萌萌的卡通包公装饰列车车厢时,当典型的廉政文化塑造地铁站墙时,包公故里的形象便迅速传向省内外,更激发了市民强烈的自豪感,合肥地铁需要为所在城市的文化代言。
作为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间,地铁文化也能助力城市文化的塑造。文化具有影响人的特殊力量,独特的地铁文化能给乘客带来精神的享受,北京地铁的阅读氛围,广州地铁的行为艺术,上海地铁的音乐演出,南京地铁的艺术展示……地铁文化既是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又为完善城市文化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合肥需要打造具有可辨识度的地铁文化,展示自己服务乘客的水平,更彰显大湖名城的崭新形象。作为省会城市,合肥在传播安徽地域文化方面同样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将代表徽风皖韵特色的文化元素搬进地铁空间,让省内外的乘客认识黄山、了解黄梅戏、理解老庄哲学……地铁,将成为讲述合肥和安徽故事的全新平台。
进入地铁时代,人们认识一座城市已从城市繁忙的地下开始。地铁,将成为代表合肥城市文化形象的新名片。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鲍亮亮)记者日前从省商务厅获悉,安徽省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务实合作,支持企业参与国际产能合作、装备制造合作和海外并购,努力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