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讯 新加坡新闻 马来西亚新闻 菲律宾新闻 越南新闻 泰国新闻 柬埔寨新闻 印度尼西亚新闻 缅甸新闻 巴基斯坦新闻 德国新闻 法国新闻 美国新闻 韩国新闻 日本新闻 俄罗斯新闻 加拿大新闻 澳大利亚新闻 意大利新闻 英国新闻 印度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际新闻 > 国际时讯 > 正文

哲学与绘画——真与美的纠缠(下)

来源:鑫报 2017-03-03 10:36   https://www.yybnet.net/

从寻找真理开始——文艺复兴时期的巴别塔

有个故事是这样的:在远古的时代,全世界的人们都使用一种语言。上帝和人们以彩虹为约定,不再降洪灾于世界。本来一切安好,但神纯白的羊群里总会掺杂一些不安分的黑羊,有一天,有人忽然说:“与其把希望寄托于上帝不降灾祸来人间,为什么不靠自己呢?”受了他的蛊惑,为了防止洪水,一项前所未有的工程被提上日程——建造巴别塔(通天塔)。人们齐心协力,工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得知了这一切的上帝,为了阻止人类的野心,就分化了人们的语言,人们相互之间不能沟通,计划因此失败,人类也从此各散东西。

在文艺复兴时期,许多画家把《圣经》里所描述的故事付诸笔端,并且通过画作来重新解读它们,而巴别塔的故事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的题材。

The Tower of Babel, PieterBruegel

Tower of Babel, Abel Grimmer

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之所以钟情于巴别塔的故事,笔者认为大概是因为其中反映了人与神的矛盾。在勃鲁盖尔的画作(图一)中我们不难看到这位荷兰画家对塔的结构、人的分工描绘的煞费苦心,这样细致的刻画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凸显人与上帝抗争所作的努力,人类企图用自己的智慧来挑战上帝的权威,但是结果却是悲剧。

在巴别塔的故事中笔者以为还涉及到一样很重要的东西——语言。语言是人类思考、交流的工具,语言是通天(通往真理)的关键。然而我们认为,语言本身也许就如同巴别塔的故事中所描述的那样,包含着上帝的恶作剧,否则你无法解释为什么我们的语言里包含了这么多的模糊不清、那么多的歧义。可叹的是,思考真理、企图获得真理也许是违背上帝的意愿的,但我们已经无法停止……

永远的悖论——指向自身的难言之痛

读到这里,您已经读到了文章的最后一部分。其实一路下来,笔者就有一种隐约的感觉:无论是艺术还是哲学在寻找真理的过程中所进行的都是一种类似孤独症患者的自我撕扯,他不断地建构、又不断地解构自身,但却总是活像《寂静岭》里那个被困在自己皮肤里想要挣脱的人一样,终是徒劳。(没看过《寂静岭》的话您可以想想小时候穿套头毛衣但是怎么也找不到领口的经历,那个环境既黑暗又闷热,真是让人抓狂)哲学和艺术的这种纠结也许也被许多人感知到了,而他们之中有一个叫埃舍尔的画家,用画笔描绘了这种矛盾。

DrawingHands M. C. Escher

Hand withReflecting Sphere, M. C. Escher

Ascending and Descending M. C. Escher

第一幅画的名字叫做《画手》,也有根据画面意译成“手画手”的(这个翻译的好处在于,它无论正着读还是反着读都是一样的,正好契合了这幅画的意旨),在图中我们看到,一只手正在画着与它成中心对称的手,由于两只手的精准度是一模一样的,并且都超出了画中画布的范围,你很难说清楚是谁在画谁。

第二幅画叫《手持球面镜》,一只手拿着一个反光的球体,球体似乎“反射”这画家的脸,但是如果我们进一步想想下去,为什么不可以是球中的才是真实世界,而球外的那只在我们看来似乎比较靠近自己的手才是镜像呢?如此一来,在球里到底是画家,还是说是观众?“观众是不是画中的某个层次中的一部分?”这样看来,埃舍尔可谓是四两拨千斤,只用一个球面镜就质疑整个现实的存在。

第三幅画是《上升与下降》,在图的上方部分我们看见四条呈方形连接在一起的楼梯,一群修士在楼梯上行走,但你无法判断他们是在下楼梯还是上楼梯。当然这和彭罗斯三角一样是一种只可能出现在二维平面、利用错觉来实现的不可能图形,但侯世达在《GEB——集异璧之大成》里却将之看成是一种以循环的方式来揭示无穷概念的怪圈,这很容易让人想到令数学家和语言哲学家都为之着迷的悖论,像“不存在绝对的真理”这句话是不是绝对的真理?当我说:“我在撒谎”时我是在撒谎吗?等等,喋喋不休,循环不止。

有人说埃舍尔的画反映的是人类理性头脑存在着的理性本身的限制,它以自身开始。又以自身终结,而每当人们企图突破这种桎梏时,理性就像一条反噬自身蛇,最终只有把自己耗尽了。

最后,笔者想以美国女画家Sally.Swatland的一幅油画来结束本文:

阳光下照耀的海滩上闪闪发光,一个小孩在沙滩上捡拾贝壳。他想为自己寻找一只最美丽的贝壳,但每捡一只,他都能发现还有比这一只更好的,于是他不断地捡,不断地扔。黄昏来临,男孩始终没有找到最美的贝壳,但是他带着玩耍后的愉悦回家了。

小男孩捡贝壳的过程其实就是人类寻找所谓真理的过程,可能找到,也可能永远不会找到,但是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充满惊喜和快乐的,并且在旁人看来,那个捡贝壳的孩子与海景所构成情境这也不失为一幅美丽的图画。(完)

据微信哲思学意

新闻推荐

美司法部长否认曾与俄官员谈美大选

据新华社电美国新任司法部长杰夫·塞申斯1日深夜发表声明说,他“从未和任何俄罗斯官员谈论过(美国)竞选问题”。1日,多家美国媒体报道说,塞申斯去年7月参加华盛顿一家保守智库活动时,与多国大使见面,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哲学与绘画——真与美的纠缠(下))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