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生明月图据网络赵宏杰
“月到中秋分外明”,正是万家团圆、游子思归时节。而古来又有“沙场秋点兵”的词句,秋高气爽之际,往往是部队野外驻训、演习等大型军事活动的密集时段。从戎多年,由于军队的特殊要求,记忆中的每个中秋都是在部队度过的。不知不觉,2017年中秋节已悄然而至。在这明月当空的日子,关于军营中秋的零散印迹,便也如影像般不断在眼前叠显、交错,慢慢连贯起来。
今夜之月,包容了诸多语境,而言语总是轻的。你看见了今夜澄净空灵的背景了吗?脚下是大地,头顶有明月,中间则是我们:伫立的思念、默诵的祝福、坚守的情怀……
——题记
海上生明月
当兵第一年,在高炮连队服役。那时,连队每年秋天都要奔赴黄海之滨的高炮靶场,进行为期一个月左右的驻训打靶。能够有机会亲眼看看向往已久的大海,并在海边过一个中秋节,对从小一直生活在内陆的我来说,无疑充满了极大的诱惑力,从三月份一下到老兵连开始,就扳着手指数起了到海边打靶的日子。
农历七月底,终于随连队到了靶场。根据计划,前二十天主要进行封闭式训练,后十天进行实弹射击。炮阵地就在离海堤仅几百米的蒿草丛中。还没等我们欢呼雀跃起来,连长当即就立了禁令:任何人不得擅自去看海,什么时候全连总评成绩达到优秀了,才能集体带队上大堤,训练成绩就是你们看海的“资格证”!
大海虽咫尺之近,坐在炮位上涛声便清晰可闻,却被海堤上浓密的防护林无情挡住。正所谓“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见”,弄得像我这般从没有和大海打过照面的新兵们心里痒痒的,只好把浑身的劲全铆在了训练上,成绩自是提高得飞快。
就这样过了半个月,中秋节上午的专业考核中,大家的训练成绩出奇地好,除了两名同志成绩为良好外,其他所有同志都是优秀。连长、指导员十分高兴,慷慨决定下午放半天假,以排为单位去看海,晚上全连到海堤上组织赏月,痛痛快快过个中秋节!
下午领略过大海的浩瀚和博大之后,天一擦黑大家早早来到大堤上,摆上月饼、瓜子、茶水等,一边吃着月饼,一边静静地等着观赏中秋月升空的场景。
“快看,升起来了!月亮升起来了!”“月亮圆了!月亮圆了!”
只见在海天衔接处,一轮比在内地显得更大、也更圆的月亮,正一点一点向上蠕动、跳跃、升腾着。农历八月十五,正是一年中潮位最高的一天,大海此刻虽然不像白天那样汹涌,但浪花还是有一些,在月亮的映射下,如水银倾泻,又似雪花堆积,一波一波向岸堤荡来,那种无边无际的白和愈来愈明亮的圆月浑然一体,伴着缓缓的涛声,说不出的壮观、魅丽,大家的心全部被震憾了。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不知是谁朗声读起了这首著名的诗句,不由分说地把战友们的思绪牵引到对亲情、友情、爱情的深深感念之中,纷纷陷入沉思,除了声声撞入耳鼓的海潮外,一时之间竟格外宁静。
是啊,骨肉相连,血脉相通,亲人团聚,天涯同此一心。上世纪90年代的那个中秋月圆夜,一个列兵久久怅然。
山峦出明月
上世纪的最后一个秋天,部队担负总部赋予的迎外实兵演习任务。参演官兵是当年征战朝鲜战场的一支雄师劲旅部队的新传人。
演习任务艰巨,从六七月份开始,部队就进入某山区野外驻训。当时训练强度非常大,大家的积极性也很高。主攻分队的官兵因连续数月在满是石块的山地上摸爬滚打,左胯全部磨出了巴掌大的伤疤,不少战士晚上睡觉衣服粘在伤口上脱不下,只有让卫生员用剪刀将那块衣片剪去才行。即使这样,也少有官兵叫苦叫累。为了高标准完成演习任务,就连中秋节那天大家也是在训练中度过的。
当时,我担任宣传干事。为了鼓舞士气,部队办了一份战地小报,我就成了“采、编、发”一条龙的“临时主编”。
中秋节下午,带车到各训练点送中秋增刊小报。北京吉普在茫茫丘陵中盘绕穿行,一路上看到的都是官兵们热火朝天训练的情景。五六十公里山路跑下来,返回时已是月上山顶时分。虽然仍不时会看到一些官兵还在乘着夜色训练,更多的是结束了一天训练疲惫的战士,三五成群地在帐蓬周围诉说着军人独特的情怀,共同的祝愿、共同的思念,都对着同一轮月亮撒向不同的地方,同时也感受到祖国和家人对自己的期望和信任。这些白天生龙活虎的年轻士兵们,此刻却像月亮一样安静。
车子转过一道山梁,远远看到一个山腰突然窜出一大片火光,划出数道美丽弧线,准确落在另一个山头上,传出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我知道,那是炮兵分队的官兵们在搞夜间射击,炮弹发出的光芒,将朗月澄清的山间夜空照得更为明亮。在我的战友兄弟们看来,这应该是这个中秋之夜最美丽、最耀眼的礼花了吧。
心间印明月
前年中秋,恰好在一个基层连队蹲点。
当天晚上,连队举办中秋赏月晚会。晚会现场就设在连队门前的篮球场上。为了这台晚会,此前,战士们利用业余时间排练了好久。下午,战士们还兴高采烈地在会场布置上横幅、彩带和灯笼。一切准备就绪,“万事俱备,只欠明月”了。
谁知,天公不作美。中秋节前几天,包括中秋节那天昼间,天气一直都是晴朗的。吃过晚饭后,天却突然阴下来,且始终没有转晴的迹象。
酝酿了许久的赏月晚会眼看马上就要开始了,而作为晚会的“主角”——那轮圆圆的月亮却迟迟不肯露面,实在有点煞风景。不少战士脸上写满失望。
傍晚7点30分,晚会准时开始。指导员的一席朴素、寻常的开场白轻易就打动了我,也打动了大家——
“战友们,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万家团圆的时候,谁不思家乡,谁不想爹娘?但是,身为共和国的军人,只能舍小家为大家。我们知道,当今世界还不太平。我们甘愿用青春和热血,铸就人民的安宁与团圆,祖国的统一和富强。有句古诗叫:月是故乡明。今天是中秋节,大家虽然没有看到月亮,但此刻我依然想说:军营月更明。因为我们所有军人心底都一直珍藏着两个月亮——一轮牵着咱们最爱的祖国,一轮系着咱们最亲的故乡,并不会随自然界的月亮阴晴圆缺而有所变化!”
战士心中有明月,哦,讲得真好!晚会渐入佳境。
一名战士正专注地吹奏着那首《十五的月亮》,深情、悠扬的旋律在他灵动的唇指间慢慢浸润、流淌。
目睹此景,深受感染的我也取过一把笛子,凭着少时曾学过几天乐器的基础,和着那名战士,也吹奏起了这首曲子。
“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
不知什么时候起,开始是几个人,后来是全体官兵们伴着笛声,自发地唱了起来,声音时而低徊,时而高昂,在黑蒙蒙的夜空中荡漾开去,再荡漾开去……
十五的月亮,永远明亮,战士的心也像月亮一样美丽、澄净。为了祖国母亲的安详,为了更多家庭的团圆,持枪而立的士兵们,始终无怨、无悔。
新闻推荐
自2016年2月11日LIGO团队宣布成功探测到引力波,完成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最后一块拼图后,诺奖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只是因为结果公布比当年的诺奖提名截止时间晚了10天,LIGO晚了一年获奖,刻在科学最高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