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讯 美国新闻 韩国新闻 日本新闻 俄罗斯新闻 加拿大新闻 澳洲新闻 意大利新闻 英国新闻 法国新闻 德国新闻 巴基斯坦 新加坡新闻 大马新闻 菲律宾新闻 越南新闻 泰国新闻 柬埔寨新闻 印尼新闻 缅甸新闻 印度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际新闻 > 国际时讯 > 正文

用大数据研究苏轼,这才是教育的应有魅力

来源:陇南日报 2017-10-15 01:42   https://www.yybnet.net/

清华附小六年级学生用大数据分析苏轼的文章,很多人感到震撼。这个班的小学生利用假期时间,进行了以苏轼为主题的小课题研究。其研究主题包括《大数据帮你进一步认识苏轼》、《苏轼的朋友圈》、《苏轼的心情曲线》、《苏轼的旅游品牌价值》等等。该班微信公众号展示了5篇研究报告,引来很多网友围观。让小学生动手做“课题研究”,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小学教育中,十分普遍。通常老师设置主题,学生们分工合作,进行调查、收集资料、加以分析,写成“小论文”,然后在课堂上进行陈述、“答辩”。在这过程中,老师、家长通常只是起引导作用,由学生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其实,这才是教育的应有魅力,即在教学中给学生们以启发,让学生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去寻找生活世界和知识世界的无限可能。我们经常说要以启发式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去实践教学,但实际上,在当下的教育实践中,启发式教学一直践行有限,依然是提供标准答案的教学方式大行其道。别说在小学阶段,即使在大学课堂,也不乏以标准答案为标准的教学方式。这实际上限制了学生们思考的空间,特别是在小学阶段提供标准答案的教学方式,会过早禁锢孩子们的思维驰骋。有时候,我会给自己上小学的孩子辅导作业,在有些题目验算或者文字书写的交流中,他经常告诉我,老师说应该是这样的。当然,我并不是说孩子不应该听老师的,而是说老师应该在有些时候给孩子们留出适当的空间,让他们以自己的方式找到答案,或者找不到答案。要知道,这个世界不是什么都有答案。当下的世界,各国都提倡创新,但是,创新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从教育的角度而言,不是让学生去死记硬背某些知识,而是应该让学生有机会自己思考。有个中国教授在美国访学时,跟我感叹过美国的小学作业布置得看起来很不靠谱,因为他的孩子回家来不是做数学题,也不是写英文单词,而是从图书馆借了一堆书,准备回答“地球是什么”“火星是什么样子的”“去埃及旅游应该准备什么”等等问题,说是要给同学们讲自己的答案。我明白,这位家长说的当然不是常态,他之所以印象深刻,大概是自己孩子此前不曾遇到这样的情境。三年前,我曾有幸听大名鼎鼎的未来学家奈斯比特在北京演讲,他说,有句谚语说“教育的本质,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把灯点亮”,如果我们还是把篮子装满,那只能是渐进型的改革;如果我们想点燃一盏灯的话,就是一个革命性的变革。教育的方向应该是点燃每个学生心中的那盏灯,照亮自己,也照亮世界。在这个意义上讲,启发式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不是装满篮子的教育,不是填鸭式教育,而是点灯教育,照亮教育。(任孟山)

新闻推荐

欠数亿美元会费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群主不好当 美国又退群

美国常驻教科文组织副代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美国国务院12日宣布,美国决定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根据相关条款,美国的退出将于2018年12月31日正式生效。美国退出了TPP,退出了巴黎协定,还准备退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用大数据研究苏轼,这才是教育的应有魅力)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