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举行的“未来投资倡议”大会上,“女性”机器人索菲娅(上图)被授予沙特公民身份,她也因此成为史上首个获得公民身份的机器人。与此同时,人们常说的“机器换人”也来了:北欧银行日前宣布,将在未来4年内裁员6000人,该行宣称如此大幅裁员的原因之一就是要进行数字化和自动化普及。
史上首个机器人被承认公民身份
“我对这一独特待遇感到非常荣幸和自豪,这是历史上第一个被承认公民身份的机器人。”索菲娅26日在“未来投资倡议”大会上说。但大会主办方并未对公民身份的具体含义作出解释。
现阶段,用机器人代替人类承担工作面临很多法律壁垒,一旦机器人拥有公民身份这样的合法身份,就向扫除这些法律障碍走出了第一步。
被誉为“沙特达沃斯”的“未来投资倡议”24日至26日在利雅得举行。大会26日特别安排了索菲娅与主持人互动环节。当被问到高仿真机器人是否会使人类落入“恐怖谷”陷阱时,索菲娅回答说:“我的人工智能是按照人类价值观设计的,(包括)诸如智慧、善良、怜悯等。我将争取成为一个感性的机器人,我想用我的人工智能帮助人类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恐怖谷”假设1969年由日本机器人专家森昌弘提出,认为机器人的仿真度越高,人们越有好感;但当仿真度超过一个临界点时,这种好感度会突变成恐惧感,被称为“恐怖谷”;随后,当机器人和人类的相似度继续上升,人类的情感反应又会变回正面。
与人类女性外形极为相似的高仿真机器人索菲娅由美国汉森机器人公司设计制造,她拥有仿生橡胶皮肤,可以模拟62种面部表情,因“太像人”而惊吓到众多网友。索菲娅的“大脑”采用了人工智能和谷歌语音识别技术,能识别人类面部、理解语言、记住与人类的互动等。
汉森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戴维·汉森曾对媒体表示,像索菲娅这样的机器人将在20年内出现在我们当中,并拥有人类意识,可被应用在医疗、教育或客服等行业。
北欧银行裁员六千全用智能机器替代
北欧银行日前宣布,将在未来4年内裁员6000人。这家北欧地区最大的金融服务机构称,裁员是为了削减成本,提高竞争力。被裁人员包括4000名银行职员和2000名外包咨询师,裁员将始于今年晚些时候,延续至2021年。
按照北欧银行首席执行官卡斯珀·冯科斯库尔的话说,这是公司数字化转型的结果,随着银行更多地依赖数字化服务,这次裁员反映了整个行业的演变。
近年来,北欧银行在人工智能和数字化改造上投入大量资金。早在今年3月,北欧银行“机器人战略与创新”部门主管马蒂亚斯·弗拉斯在博客中说:“智能化机器人已在帮助我们的员工做一些重复性工作,这使员工有更多的时间集中精力改进客户体验,从事更具创新力和较复杂的工作。”
据弗拉斯介绍,已有几名机器人开始在北欧银行就职,其中名叫“利夫”的机器人在位于瑞典的人寿与养老金部门工作,“西留斯”、“埃尔纳”以及“罗伯塔”则被分别安排在芬兰分行、丹麦分行和挪威分行工作。
此外,北欧银行正引入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从事在线客服工作。据介绍,充当在线客服的机器人今年9月在挪威启用,已成功回答大量用户提问。今年12月起,人工智能客服将在芬兰启用。
芬兰经济研究所研究主管米卡·马利兰塔认为,北欧银行的裁员是正在进行中的技术革命的一个标志,一些可被智能机器取代的工作“早晚会消失”。
北欧银行目前拥有近3.2万名员工,主要分布在芬兰、瑞典和丹麦。出于成本考虑,该银行今年9月宣布要将总部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迁至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综合新华社电)
新闻推荐
关于美国前总统约翰·F·肯尼迪遇刺案,官方调查早已盖棺定论,大多数美国民众却宁可相信各种阴谋论,认为迷雾重重。26日,超过3100份遇刺案相关档案的预定解密期限已到,美国国家档案馆当晚公开其中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