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至11月7日,北约将在挪威及其周边地区举行冷战结束以来最大规模军事演习。美国“哈里·杜鲁门”号航母打击群已于日前驶入挪威海,准备参加军演。
分析人士认为,从演习时机、地点和内容来看,此次军演体现了北约自乌克兰危机以来确立的战略重点,即提高军队快速反应和协同作战能力,震慑和防范可能来自俄罗斯的威胁。此外,军演还反映出北约对于北极地区的战略考量。
检验快反部队
据介绍,此次军演名为“三叉戟接点”,约5万名士兵参加,分别来自北约29个成员国以及瑞典、芬兰两个伙伴国。参演装备包括约150架战机、65艘军舰和大量各类战车,演习地点主要是挪威中部和东部以及周边的北大西洋和波罗的海海域。军演主要模拟一个北约成员国遭敌方入侵,北约其他成员国快速提供军事援助,阻击并击退来犯之敌。北约宣称,此次军演属于“防御性质”,核心演习区域距离俄罗斯边境约1000公里,“俄罗斯没有理由感到威胁”。
分析人士指出,这种表态可能很难让俄方信服。俄罗斯上月刚在地中海东部海域以及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举行两场大规模军演,北约紧接着开始举行冷战后最大规模军演,叫板意味明显。
今年7月举行的北约峰会上,北约领导人批准了一项被称为“四个30”的战备倡议,即在2020年前确保北约拥有能在30天或更短时间内部署30个机械化营、30个空军中队和30艘作战舰艇的能力,将进一步增强北约的快速反应和作战能力。
增强北极军力
随着苏联解体,北约大幅减少了在北极的军事存在,包括撤离军队、关闭基地和减少演习。近些年来,北极地区重新进入北约决策层视野。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今年4月发表演讲时说,北约必须有能力在北极地区保持一定威慑,需要更强的海军实力、更多F-35战机等。
北约计划增加在北极地区的军事存在,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受到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北极地区在北极航道、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等方面的价值日益凸显,这可能带来深刻的地缘政治变革。为此,北约认为需要提前谋划。二是俄罗斯近年来不断加强在北极地区的军事存在,引起北约方面强烈担忧,尤其是成员国挪威。北约最担心的是,俄罗斯可能通过潜艇等手段控制格陵兰岛、冰岛和英国之间的海域,阻止北约向北极地区进行军事部署。
配合美国战略
北约此次高调军演还有一个目的,就是配合美国在北大西洋地区的军力调整和战略部署,向美国证明北约的军事价值,回应美国总统特朗普屡次抛出的“北约无用论”。
出于对北极地区的战略重视,美国海军正在调整北大西洋的军力部署,并在今年8月正式恢复冷战时期曾发挥重要作用的第二舰队。美国海军作战部长约翰·理查森表示,重新组建的第二舰队活动区域将覆盖北极圈抵达巴伦支海。
为配合美国这一战略,北约今年决定组建新的大西洋联合司令部,落户美国弗吉尼亚州诺福克,负责确保北美和欧洲之间的海上通道安全。
美国此次决定派“哈里·杜鲁门”号航母打击群参加北约军演,一是出于自身战略调整的考虑,为重新组建的第二舰队打前阵;二是肯定北约发挥的支撑和配合作用,期望盟友投入更多军事资源。(据新华社电)
新闻推荐
据英国《独立报》报道,自2015年3月沙特开始轰炸也门后,英国对沙特出售大量的武器弹药,其军售额在两年内就增加457%达190亿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