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周晓东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牛弩韬日前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安徽省始终坚持把发展实体经济、振兴制造业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的关键棋子,工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大省向新兴工业大省的华丽转身。
安徽工业“大起来”
据介绍,改革开放40年来,在向市场经济迈进的过程中,安徽工业经历了起始调整、起步改革、起跑提速、高速扩张和跨越赶超等“五个重要阶段”。
改革开放之初,安徽就确立了以发展轻纺工业、兴办集体经济、发展中小企业、实施内涵改造“四个为主”工业发展方针,把工作重心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轨道。到上世纪90年代初,在国有企业开展现代企业制度试点改革,大力兴办乡镇企业,重点发展轻工、家电、纺织、食品等产业,工业增加值在1996年历史性超越农业,实现了由农业大省向工业大省的历史性转变,1999年突破1000亿元。
21世纪,安徽相继实施县域经济、轻工大省、工业强省、制造强省等重大战略,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动力、主引擎作用日益增强。 2017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1.15万亿元,新兴工业大省地位基本确立,正在向制造强省加速迈进。
安徽工业“立起来”40年来,全省加快推动工业由传统重化工向先进制造转变、初级加工向高附加值工业转变、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工业结构逐步优化升级,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在全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亮点。
上世纪80年代,培育了家电产业,美菱、扬子、荣事达等企业成为行业龙头,到90年代“轻工大省”已享誉全国。目前,安徽四大家电产量已突破1亿台,占全国的1/4,全国每3台冰箱、每4台洗衣机、每5台空调就有一台是“安徽造”,正加速向智能化、定制化、个性化方向发展。
此外,上世纪90年代以来,安徽省大力实施“九五一”工程,大力培育汽车产业,江淮、奇瑞成为国产自主品牌汽车的典范,目前已成为全国重要的自主品牌汽车产业基地。2000年以来,大力培育以京东方+科大讯飞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目前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新型显示产业集聚基地。
当前,安徽正在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大力培育人工智能+芯片产业,加快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中国声谷”入园企业350家,2017年营业收入突破500亿元,安徽工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安徽工业“壮起来”
安徽民营经济发展和全国同步、与时代同行,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 “一枝独秀”,到上世纪90年代的“遍地开花”,再到新世纪的“春色满园”,呈现出起步早、贡献大、活力强等显著特征。
起步早。年广久创立“傻子瓜子”,率先冲破传统计划经济樊篱,成为中国民营经济的“活标本”。杜应流、夏鼎湖、陈先保等一批民营企业家,敢闯敢拼、敢为人先,创办了应流、中鼎、洽洽等一批知名民营企业,成为民营企业实业报国的旗帜。
贡献大。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发展民营经济,2013年、2018年相继召开两次高规格、大规模的民营经济大会,印发实施民营经济20条、30条及系列配套政策,民营经济撑起了安徽发展的 “半壁江山”。“十二五”以来,安徽民营经济增加值从6700亿元上升到2017年的1.6万亿元,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主力军、稳增长调结构的主动力、增收富民的主渠道。
活力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扎实推进“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制定实施降成本“20条、10条、新20条”政策体系,三年来已累计降低企业成本近1790亿元,今年底还将再降低300亿元,充分激发了经济发展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目前,全省每月新登记企业超过6万户,全省市场主体突破400万户,其中企业主体突破100万户。
安徽工业“活起来”
改革开放40年来,安徽坚持面向“两个市场”,用好“两种资源”,主动适应融入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合作分工,加快培育对外开放新优势。
在引进来方面:上世纪90年代,安徽省加快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合作,搭建产业合作新平台。 1993年,国家级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成为安徽省第一家国家级开发区,随后,国家级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芜湖出口加工区等一批开发区迅速成立,有效的承接了国际国内产业分工转移趋势。
进入新世纪,全面融入国家 “三大战略”,皖江8市整体纳入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合肥成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在制造业发展上,安徽省主动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2017年,中德、中新苏滁等合作产业园建设稳步推进, 81家世界500强企业在皖投资兴业。
在走出去方面:目前,安徽企业境外投资合作目的地已扩展到137个国家和地区,充分开拓了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和印尼、巴西、伊朗等发展中国家市场,海螺水泥、马钢、江淮、中鼎、应流等一批省内企业进军海外,实施了一批境外收购和国际产能合作项目,设立了一批海外研发中心,“安徽制造”正在以更加自信、更加有力的步伐走向世界。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惠灵顿12月6日电(记者郭磊卢怀谦)新西兰第一产业部6日说,一当地男子因多次超量捕捞鲍鱼屡教不改而被判入狱18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