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张茂荣
■提要
今年年初以来,国际油价整体呈上涨趋势。截至4月底,纽约原油期货价格涨幅高达40%。目前,地缘政治因素对国际油价造成重大扰动,而美国的制裁加码可能导致地缘政治风险进一步加剧。但展望未来,市场利空因素仍存,油价回调可能犹在。随着油价再度逼近80美元/桶,多空因素相互交织,国际石油市场面临大幅动荡之势。
本轮油价上涨肇始于欧佩克(即石油输出国组织)和非欧佩克产油国的再度减产。2018年12月上旬,以沙特、俄罗斯为首的产油国达成协议,自2019年1月起开展新的为期6个月的减产,减幅120万桶/日,超过之前100万桶/日的市场预期。更令人错愕的是,欧佩克实际减产力度远远高于预定目标。3月和4月,欧佩克减产执行率分别高达145%和132%。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到今年4月,欧佩克原油产量已经降至3023万桶/日,触及201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地缘政治因素对国际油价造成重大扰动。渣打银行发表报告指出,2019年政策风险对油价的影响将远大于基本面因素,而美国政府是造成油价波动的主要策源地。最近,美国对伊朗和委内瑞拉制裁加码,以期“封杀”两国石油出口,加大了市场恐慌情绪。4月22日,美国政府宣布,此前给予部分国家和地区进口伊朗石油的制裁豁免于5月初到期后将不再延续,这一消息一度推动国际油价涨至去年11月以来的最高点。至于委内瑞拉,目前美国对其极力打压态势明显,不仅禁止自委进口石油,同时还禁止美国稀释剂对委出口,这使得委内瑞拉大部分石油生产面临风险。鉴于以上原因,预计伊朗和委内瑞拉石油产量将继续下滑。
美国制裁加码可能导致地缘政治风险进一步加剧。伊朗曾表示,如果该国因美国制裁而无法出口石油,将封锁航运要道霍尔木兹海峡。霍尔木兹海峡是沙特、伊拉克、卡塔尔、阿联酋等中东产油国原油出口的必经之路,全球约1/3的海运石油贸易依赖该航道。一旦霍尔木兹海峡被封锁,国际原油供应将出现严重危机。
虽然从当前来看,推动国际油价上涨的因素很“强大”,但展望未来,市场利空因素仍存,油价回调可能犹在。
一是减产协议的执行仍可能会有变数。尽管沙特减产保价意愿坚决,但其他产油国未必与其一条心。数据显示,2018年12月俄罗斯原油产量不减反增,创下近1150万桶/日的新纪录。2019年1月-3月,俄减产幅度均未达到其承诺的22.8万桶/日。而且,在俄罗斯反对下,原定于4月召开的产油国会议被迫取消,该会议主要议程是讨论将减产协议延长至2019年底。此外,不能忽视美国对沙特和欧佩克的影响力。美国对高油价的不满将限制沙特和欧佩克的减产决心。近期,美国总统特朗普不时对欧佩克喊话,要求增加石油产量抑制油价上涨,美国国会也在通过立法手段对付欧佩克“操纵市场”行为,这些都加大欧佩克维持油价的压力。
二是美国页岩油继续增产。国际油价回升推动美国石油产量快速增长,将对冲产油国的减产效果。国际能源署指出,2018年美国液体燃料总产量增长210万桶/日,2019年预计将增长130万桶/日。目前,美国页岩油产量已超过700万桶/日,创历史新高,且仍在继续增加。随着沙特和俄罗斯自愿减产,美国在世界原油市场的地位将进一步强化,其对市场的影响力将不断提升,威胁沙特和俄罗斯的话语权。能源咨询机构伍德麦肯兹和雷斯塔能源预计,到2020年,以美国为首的非欧佩克国家的石油日产量将增长200万桶至300万桶,超过全球总需求增幅。这意味着欧佩克的减产行动可能需要持续到2019年以后,但也意味着其将失去更多市场份额。沙特及欧佩克其他成员国将面临保价格还是保市场的艰难抉择。
三是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增大。当前,世界经济面临日益增大的下行压力。3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全球经济中期展望报告,将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分别下调至3.3%和3.4%。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再度下调2019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由今年1月时预测的3.5%进一步下调至3.3%,创国际金融危机后最低水平。世界经济增速进入下行期,将拖累石油需求,进而抑制油价。
综上所述,国际原油市场正进入多空交织的复杂局面。面对油价剧烈震荡,国际能源署警告称,国际石油市场再平衡仍需时日,前方很可能是一场马拉松而非短跑。国际能源署署长比罗尔指出,由于脆弱的全球经济和动荡的地缘政治,世界原油市场正进入前所未有的不确定阶段。
新闻推荐
如今,推广全民阅读的热潮风行全世界。在西班牙和意大利,各级政府纷纷出谋划策,鼓励人们多多购书、借书,并巧妙利用碎片化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