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是很多小朋友期待的日子,也是大家熟知的儿童节。在这个专属于孩子的节日中,家长和老师都为他们精心策划安排,期待能给孩子留下一个难忘的精彩回忆。儿童节当天孩子们或者参加学校组织的文艺节目,或者和同学老师一起参观学习,或者在父母的陪伴下去玩耍……
那么六一儿童节从何而来?又是从什么时候才有的这个节日呢?在古代,孩子们都是怎么样度过属于自己的节日呢?
六一儿童节的由来
国际儿童节定于每年的6月1日。其概念的提及是在1925年8月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关于儿童福利的国际会议上,由54个国家的爱护儿童代表,聚集在瑞士日内瓦举行“儿童幸福国际大会”,通过《日内瓦保障儿童宣言》,首次提出了“国际儿童节”的概念。
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理事会议,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代表愤怒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分子和各国反动派残杀、毒害儿童的罪行。会议决定以每年的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它是为了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抚养权,为了改善儿童的生活,为了反对虐杀儿童和毒害儿童而设立的节日。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将6月1日定为儿童的节日。
古代儿童的田园童趣
在古代,并没有一个专属于孩子的节日,也没有这么多“寓教于乐”的活动,许多乡村的孩子都是在自然中寻找快乐。“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描绘的是一个放牛娃一边放牛,一边高歌,把树林里的百鸟都当成他的忠实听众,但唱到起劲时,突然戛然而止,因为被树上的蝉吸引,生怕一个不小心惊动了鸣蝉,小孩子的注意力正是这样转瞬即逝。“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耕田、编织、剥莲蓬,年龄不同,分工也不同。趴在小溪旁的小儿子,边玩边剥,边剥边吃,想象一下,这不正是小孩子自然玩乐的天性嘛!“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冬天,孩子们就地取材,把冰块用彩线穿起来,乒乒乓乓当锣敲,正玩得高兴呢,结果一不留神冰块被敲落,碎了一地,你猜孩子们是欢呼雀跃呢,还是垂头丧气?
游戏、玩乐从来都与物质无关,他们既能从日常小事中发现无限乐趣,也能把枯燥的农事劳动变得无比好玩,他们没有儿童节,却每天都是儿童节。随着慢慢长大,你会发现,童心未泯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愿每个人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记者 牛盼盼 整理
新闻推荐
西班牙六城市5G今夏投用 华为:参与西班牙5G建设不受美禁令影响
新华社马德里5月29日电华为西班牙公司首席执行官金咏29日说,尽管美国政府发布针对华为的禁令,但华为在西班牙的绝大多数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