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资料照片[新华时评]
要避免擦枪走火
伊核协议签署后,伊朗信守诺言,充分履约,并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核查,但美国政府单方面宣布退出伊核协议,逐步恢复对伊制裁。今年以来美国采取“极限施压”,不仅全面禁止伊朗石油出口,同时集结大量武力到波斯湾水域,向伊朗施加经济和军事双重高压。伊朗高层则指出,伊朗并不打算退出伊核协议,可是协议的一些签字方却在直接和间接地一步步违反协议,伊朗只能采取对等的回应措施。
伊核问题对中东地区乃至全球安全局势至关重要。国际社会特别是美国政府对伊朗政策的任何变化,其外溢范围将大大超出中东地区,加之伊朗扼守霍尔木兹海峡这一国际原油运输要道,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影响国际能源供应和全球经济乃至国际地缘政治稳定。
自美国5月宣布全面禁止伊朗原油出口以来,海湾地区发生的多艘油轮遇袭和沙特重要设施频遭袭扰、伊拉克油田遭导弹袭击等事件,已令中东地区成为一触即发的火药桶。波斯湾水域尚未被完全打捞起来的“全球鹰”无人机残骸,被紧急叫停的美国对伊朗有限军事打击行动,都不断警示双方,如果不停止这种试探底线的危险游戏,就可能擦枪走火进而引爆中东火药桶。而在局势持续紧张的情况下,任何“加码”举动都犹如在“钢丝上跳舞”,只会导致波斯湾风急浪高。
尽管局势恶化,但有关各方还是留有余地。伊朗称突破伊核协议规定的行动都是“可逆”的,愿意给“外交手段”留出充足时间。当前伊核形势有轮番升级的危险,美国政府需摒弃霸凌心态与极限施压,回到协商对话的轨道,避免在波斯湾擦枪走火乃至局势失控。而确保全面协议得到完整、有效执行,才是解决伊核问题、化解中东地区紧张局势的唯一现实有效途径。据新华社
继前日宣布将提高浓缩铀生产丰度后,伊朗政府8日宣布,已经突破伊核协议关于3.67%浓缩铀生产丰度的限制。对此,欧洲国家表示“严重关切”,美国总统特朗普更是放出狠话:“伊朗最好小心点”。
分析人士认为,伊朗此举旨在进一步反制美国“极限施压”政策、“倒逼”欧洲提供更实质性的帮助,但把美国“逼”回谈判桌的可能性不大。
所有举措都可“撤回”?
伊朗原子能组织发言人7月8日发表声明,确认伊朗已突破伊核协议关于3.67%丰度的限制。他表示,如果伊核协议签署方无法保证伊朗在协议中的权益,伊朗将在下一步实现20%丰度铀浓缩生产。此前一天,伊朗政府宣布将不再受伊核协议规定只能生产丰度上限为3.67%浓缩铀的限制。
美国总统特朗普7日下午表示,“伊朗最好小心点”。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同日在社交媒体上称,伊朗在核项目上的最新动向只会给自己招致“更大孤立和更多制裁”。
德国外交部发言人7日说,德国、法国、英国和欧盟对伊朗最新动向表示“极度关切”。德方呼吁伊朗不要再采取进一步破坏伊核协议的行动。法国外交部当日表示,强烈敦促伊朗停止所有违反伊核协议的活动。此前一天,法国总统马克龙在与伊朗总统鲁哈尼通电话时表示,他正尝试在7月15日前找到办法,重启伊朗与西方国家的对话。
伊朗外长扎里夫7日在社交媒体上重申,只要伊核协议欧洲签署国履行承诺,伊方所有举措可以“撤回”。伊朗副外长阿拉格齐说,伊朗减少履行伊核协议的义务是为了保留、而不是为了摧毁该协议。美国可以参加任何对话,但必须先解除对伊朗制裁。
靠制造危机促成磋商?
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中东研究所主任阿尔特曼说:“伊朗政府试图制造一场危机,以不触发战争为前提,促成多边磋商。”
依据2015年伊核协议,国际社会,包括联合国取消绝大多数对伊朗的制裁。欧洲国家反对美国单方面退出协议,但挽救协议的外交斡旋明显受挫。依据协议所设争端解决机制,如果一系列调解努力失败,先前取消的联合国所有制裁协议将重新生效。法国总统府消息人士告诉路透社记者,争端解决机制还没有启动,法国政府设定15日为限,力争各方恢复对话。伊朗核问题高级谈判代表阿拉格希表示,欧洲国家没有能遵守承诺,“他们同样有责任”。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外交政策高级研究员比曼认定,伊朗正在险中求稳。“这一步向伊朗国内显示,伊朗顶住了美国压力,同时向欧洲传递风险信号,伊朗可能触发危机。”
继续对伊“极限施压”?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问题专家孙成昊说,伊朗通过强硬姿态把美国“逼”回谈判桌的可能性不大。特朗普政府对伊朗的强硬政策很明确——即遏制伊朗影响力和扶植以色列,又逢美国“大选季”,为迎合铁杆选民需求,预计2020年前政策调整空间很有限,下阶段还将继续对伊“极限施压”。
孙成昊说,伊朗明知美欧立场分裂,但又恼怒于欧洲难以抵挡美国的制裁手段,希望欧洲能部分补偿伊朗的损失。眼下局面由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所致,而美伊强硬姿态又进一步将伊核协议推向“死胡同”。两“强”之间,欧洲心态更矛盾。如果欧洲与美国一起推动加大对伊制裁,恐将刺激伊朗作出更强硬反应。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问题专家秦天说,自美国单方面撕毁伊核协议以来,伊核协议已名存实亡。伊朗此番突破限制,一是对美国严厉制裁、军事威慑、网络进攻等予以反制;二是倒逼欧洲对伊朗采取更为实质性的帮助,美国为维护其在中东的重要利益——防止核扩散,恐怕会对伊朗加以报复,短时间内没有走向谈判桌的迹象;而欧洲想要维护伊朗核协议的目标更渺茫,在美伊之间寻求平衡更为棘手。据新华社
[相关新闻]
伊朗寻求外交解决油轮遭扣押事件
伊朗外交部副部长阿拉格希日前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说,伊方当然会考虑所有法律渠道,“但最终希望(找到)外交解决办法”。英国海外领地直布罗陀执法机构7月4日在英国海军协助下扣押“格蕾丝一号”,指认它违反欧洲联盟制裁法令,向叙利亚运送原油。伊朗外交部召见英国驻伊朗大使,谴责英方在直布罗陀海峡非法拦截油轮,认定英方这一做法“不可接受”。阿拉格希说,“格蕾丝一号”的目的地并非叙利亚;它遭拦截时处于国际水域,英方的做法没有国际法依据。直布罗陀位于伊比利亚半岛南端,西班牙1713年割让其给英国,现在希望恢复行使对这一地区的主权。阿拉格希说,伊方律师正在向西班牙政府介绍情况。据新华社
美国以制裁为由关押伊朗科学家
伊朗干细胞研究科学家苏莱马尼去年10月作为访问学者从伊朗前往美国,打算在一家诊所完成治疗中风病人的最后阶段研究。苏莱马尼在美国芝加哥市一落地,检察官援用一份2018年6月准备、继而封存的起诉书,逮捕苏莱马尼,把他关押在一家拘留所。检察官指控苏莱马尼和他先前两名学生没有获得授权,密谋并试图从美国向伊朗运送生物材料。辩护律师小组说,重组蛋白是医用材料,把非商业用途的医用材料带到伊朗不同于出口,不需要美国官方批准。检方称,美国对伊朗制裁多年,不允许商品出口,除非是极特殊情形,苏莱马尼所涉情形不在允许范围。辩护律师反驳,美伊两国关系不断变化,导致制裁界线模糊,令人费解。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孟凡虎通讯员管肖周彩虹)7月5日,北京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京能集团”)与岚桥集团成功签署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