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讲话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日前宣布将原定本月10日结束的回购计划延长到11月初,试图安抚9月“钱荒”后心有余悸的美国金融市场。尽管最新数据显示,当前美国隔夜回购市场利率已基本稳定,但美金融市场认为回购只是临时措施,“钱荒”可能卷土重来,而在建立长期机制解决资金不足方面,美联储尚未出台有效举措。
“钱荒”暂时缓解
9月中旬,美国短期融资市场隔夜回购利率突然大幅飙升,美元出现短缺。负责执行美联储公开市场操作的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自9月17日起开启回购计划,以每交易日750亿美元的规模向隔夜回购市场提供流动性。纽约联储还宣布,回购计划将持续至10月10日。
当前,美国隔夜回购市场上的美元供应量已大致稳定。当地时间10月7日,纽约联储提供的750亿美元隔夜回购中,被金融机构申请的仅有470.5亿美元,这说明隔夜回购市场上金融机构的资金需求已经低于美联储拟通过回购计划提供的资金。
隔夜回购市场是大型银行拆借短期资金的关键来源,对美国金融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美联储推出并延长回购操作,让不少金融界人士“松了口气”。
忧虑尚未解除
金融市场人士认为,“临时”是美联储此轮回购操作的主要特点,也是问题所在。诸多金融机构对未来货币市场流动性的看法仍然是“不够”。事实上,临时回购的弊端已近在眼前,本周将有3次14天期回购操作到期,总金额高达1390亿美元。回购到期后,银行需要将此前从纽约联储获得的资金交回并支付一定利息。一旦美联储不再“复制”临时回购操作,不少业内人士担忧“钱荒”会卷土重来,利率再度上升。
不少金融界人士指出,今年四季度末,银行为满足监管规定会留足准备金,届时又将临近季度纳税期限,受多重因素叠加影响,美国金融市场可能会出现新的流动性不足。
分歧依然显著
对于如何长远解决“钱荒”问题,美联储决策人士各执己见,分成了倾向扩张资产负债表的“扩表派”、主张推动回购操作常态化的“回购派”和充实银行准备金的“缓冲派”。
“扩表派”倾向于扩张美联储资产来增加货币供应量。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9月降息后提出,美联储正评估何时恢复资产负债表的“有机增长”。“回购派”则主张通过继续运用和完善回购工具来平抑市场货币供需失衡引发的波动。“缓冲派”则认为当前的“钱荒”源于银行的合规压力,即银行为达到监管机构对准备金的规定,不便拿出更多资金供给市场。拥有货币政策投票权的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埃里克·罗森格伦指出,美联储应专注于供应足够资金,让银行进一步充实准备金并建立足够大的“缓冲”空间。
IMF新总裁警告
贸易争端将造成数千亿美元损失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新任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8日表示,贸易争端给全球经济增长造成了显著损失,到2020年全球经济或将因此损失约7000亿美元,相当于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0.8%左右。
格奥尔基耶娃当天在IMF总部发表上任以来首次公开演讲时说,全球经济增长正不断减速,全球近90%的区域今年经济增长都将放缓。她表示,IMF下周将发布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下调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
格奥尔基耶娃说,全球经济陷入“同步放缓”境地,原因之一就是贸易争端。她表示,全球贸易增长已近乎停滞,由于贸易紧张局势等原因,全球制造业活动和投资力度已大幅减弱,服务业和消费可能很快也会受到影响。
格奥尔基耶娃说,贸易争端、英国“脱欧”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带来的不确定性正在抑制全球经济增长潜力。她呼吁各国采取协调一致的应对措施,共同寻求解决贸易问题的持久之道,从而充分发挥贸易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
保加利亚经济学家格奥尔基耶娃此前担任世界银行首席执行官,她接替已经离任的克里斯蒂娜·拉加德,于10月1日上任,成为IMF成立以来首位来自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总裁。(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斯德哥尔摩10月9日电(记者和苗付一鸣)瑞典皇家科学院9日宣布,将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来自美国的科学家约翰·古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