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华科与外国工友在一起□本报记者陈梦君实习生何如潮
因工作需要,中国石油天然气第六建设有限公司电焊技师农华科受单位派遣出国开展援非建设工作,经过体检、打疫苗、办健康证、办护照等一系列前期程序,农华科踏上了援非建设石油化工厂之路。
农华科第一个去的是苏丹。“当时我们去的是苏丹一个比较动乱的地区,因为那里有反政府武装活动,还是比较危险的。”此外,苏丹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程度也给农华科带来很大冲击力。“那里的公路根本算不上是真正的公路,有的是泥沙路。那里的房屋大多是茅草房,总之各方面都比较落后。”农华科说。
农华科在苏丹进行焊接油罐等工作。“我感觉在国外工作实际操作方面没什么困难,因为工作和国内差不多,也比较熟悉,设备也不成什么问题,要说最大的问题就是出国久了想家。”由于当地落后的条件,下班之后没有什么业余活动,连电视都没有,更别说像在国内一样拿个手机上网聊天、看电影、和家人视频之类的了,想和家人通话是件很奢侈的事。
农华科工作所在的地区十分动乱,公司要求每位职工随身携带一个装着自己所有贵重物品的包,并给每个人指定好应急逃难车辆,叮嘱大家警报一响就拿着包赶紧上车。“那段时间真的生活在危险之中,现在想来还有些后怕。”农华科说。
“每次从国外回到祖国,一下飞机踏上祖国土地的那一刻,心里非常激动。”已有几次出国经历的农华科无法忘记每次回到祖国的激动之情。农华科说国内凌晨三四点钟都还能在街上找到宵夜摊,在国外没有这种情况,一到晚上大街上连个人影都没有。因为在国外工作看到了别的国家的情况,农华科深深觉得自己的国家才是最幸福的国家,不管是基础设施还是生活方面。农华科说:“中国相对其他国家来说真的发展得很好,治安也很让百姓安心。感觉作为一个中国人挺幸福的,也感到很自豪。祝福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新闻推荐
2019诺贝尔物理学奖 三位天体物理学家共同获奖 没有他们 宇宙可能还被神秘主义笼罩着
哲学家罗素说,他理解的“哲学”,是“某种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他说:“一切确切的知识,都属于科学;一切涉及超乎确切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