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污水”储存罐以每周一个的速度增加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在2011年发生核泄漏事故后,国际社会上对于日本核安全的质疑声就不绝于耳。然而近日,日本前环境相原田义昭表示,应将核电站中的百万吨“核污水”直接排入太平洋,这番言论引发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也让日本核安全问题再一次成为国际焦点。
提出这一建议的是日本前环境大臣原田义昭。9月10日,就在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改组内阁前夕,原田义昭在记者会上被问及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处理方法时表示,除了直接排放(入海)稀释外,别无他法。不谋而合的是,东京电力公司称,截至今年7月,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储量已超过115万吨,而用于储存这些“污水”的储水罐多年来以每周一个的速度在核电站周围增加,将在2022年达到极限……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并触发海啸,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灾难性辐射泄漏。据悉,在这次泄露事故中熔毁的核燃料棒,由于不断混入冷却水和每日不断流入涡轮机房的地下水,时至今日,每天会新产生约300吨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核污水”。
“核污水”已经超百万吨
日韩 “互怼”
焦点所在 “氚”到底能不能清除?
日本新内阁于9月11日成立,原田义昭也卸任环境大臣一职。但如何化解他此番“爆炸”言论的影响,也成为新任政府的第一道考题。
对于原田义昭的说法,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在另一场新闻发布会回应道:“原田义昭的表述只是他的个人观点。”前首相小泉一郎的儿子小泉进次郎作为新上任的环境大臣,特地前往福岛向愤怒的乡亲致歉。
一石激起千层浪——原田义昭的言论招致不少日本渔民的强烈抗议,“我们坚决反对任何将‘核污水’排入大海的计划。”福岛县渔业联合会会长野崎哲说道,福岛县渔业在核泄漏事故发生后发展一直受阻,许多人对当地鱼产品的质量表示怀疑。若现在再将“核污水”排入大海,消费者会更不愿意购买当地食品。不过,包括大阪市长和大阪府知事在内的多位日本官员表达可以接纳排放的意愿,前提是中央政府确认不会破坏环境。
日本政府忙“灭火”否认
“多核素去除设备”的大型污水净化装置
2019年9月27日,日本专家小委员会召开会议,讨论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处理方式,东京电力公司也首次提出确切的排放步骤及方案。据报道,东京电力公司以土地不足为由,排除了建造更多储水罐的方案,仅提出了“排入海洋”和“排入大气”两种方案。此外,还就如何抑制舆论压力提出了“有可操作性的方案”。
会议中,日本专家委员会委员长称,两个方案中,考虑时间和费用成本,“排入海洋”的方案更好。韩国媒体指出,日本官方虽称并还未确定如何处理“核污水”,但排入大海的方案却已拟定了详细步骤。然而,旁听会议的国际环境组织称,就算“核污水”经过二次净化,也不可以就此排放。
在此之前,日本经济产业省等就曾提出福岛核电站“核污水”处理方案,包含另择他地保管储水槽、扩增保管容量、处理后排入大海、处理为水蒸气后排至大气、固化后埋入地底等等,但每种方式都有风险与困难,均面临技术不成熟或成本过高等问题,一直无法定案。不过在多种方案中,“排入海洋”成本最低且最为便捷。此外,将“核污水”排入海洋意味着只需4-8年就能全部处理完毕,从时间上看颇为“划算”。
东京电力首次公开排放方案
若日本果真决定向海洋排放“核污水”,这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核污水)一旦倾入大海中,200天后就会流入济州岛,280天后抵达韩国东海岸,一年过后整个韩国东部海域将受到相关污染。”韩国媒体甚至表示,所有与太平洋相连的临海国家届时都将受到污染水影响。
9月16日于奥地利维也纳召开的国际原子能机构大会上,韩国就“核污水”排放问题与日本展开了一场激烈辩论。
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第一次长(副部长)文美玉在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福岛‘核污水’的管理不再是日本的国内问题,而是影响整个全球海洋环境的严重国际问题。
据悉,韩方在大会上演讲的前半段,一直在谈日本“核污水”处理问题。而出席会议的日本科学技术大臣竹本直一则用“毫无科学依据”回应韩国。“关于‘核污水’处理问题,我们收到了一些毫无科学依据,也不符合事实的批评。我们强烈希望此事能公正理性地进行讨论。”虽未指名道姓点出韩国,但明显是在回应韩国担忧污染水排入大海的言论。
据报道,韩国政府将和绿色和平组织携手呼吁国际社会共同探讨“核污水”处理问题。绿色和平组织此前就福岛核“污水”排入海洋的计划表示忧虑,并计划向日本政府提交质疑文件。韩国海洋水产部相关人士表示,已向日方提出共享“核污水”处理问题的相关信息。
目前,福岛第一核电站内用于储存“核污水”的巨型储水罐已有上千个。虽然储水罐建有名为“多核素去除设备”的大型污水净化装置,可以清除放射性锶等60多种放射性物质,但难以清除放射性氚,这成为福岛第一核电站污水处理的一大难题——“氚”是氢的放射性同位素,如果真的将污水排入海中,放射性物质“氚”将会污染海洋生物,人类食用受污染的海鲜生物后将从中得到高浓度的辐射剂量,危害极大。
关于“核污水”中的放射性元素含量存在争议。分析者称,“氚”很难被清除,长期排放“核污水”可能危害周边海域的海洋生物,并对生物链构成长期威胁。这一说法遭到了日本政府发言人的驳斥,称核电站发电过程中本就会产生“氚”,对人体影响不大,“即使有人每天食用排污海域的海产品,所受辐射量也不会超过安全标准”。
只不过,东京电力公司虽声称处理过的“核污水”仅含有“氚”一种放射性同位素,但是根据日本政府内部文件,“多核素去除设备”处理过的废水仍包含多种放射性物质,包含锶、碘、铑、钴,且含量远超过法定标准。英国《卫报》报道称,日本原子力学会负责研究福岛第一核电厂退役的学者宫野裕史指出,冷却反应炉的污水经处理、稀释放射性物质,整个过程需花费17年,才能达到符合工厂安全标准的水平,并往大海排出。
核污水”泄漏对人体的伤害有多大?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因为暴露于放射性污染所造成的健康问题可能在几十年后才会表现出来。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报告,对事故发生不久后的核辐射暴露评估认为,它可能会导致当地居民的癌症发病率“略有上升”。但是,假如长期接触进入海洋的放射性污水,会对人体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一个更加复杂的问题。
京都大学辐射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高田稔表示,放射性污水不会对健康构成即时威胁,除非一个人去靠近受损反应堆。然而,长远来看,他担心泄漏可能导致日本癌症发病率升高。更加令人担心的是海里的鱼类受到污染,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
有海洋学家认为,风险大多存在于居住在存在放射性原料的海底本地鱼类。比如泄漏的较高浓度锶—90更为复杂,因为它是一种趋骨性同位素。“铯就像盐分,进入和排出你的身体都很快,”他解释说,然而“锶会进入你的骨头”。锶—90的半衰期长达29年,因为它和钙有着近似的性质,容易进入人体的骨头里,有可能引起骨髓癌、造血机能障碍等疾病,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
“核污水”危害 或导致癌症发病率升高
新闻推荐
中新网10月14日消息据外媒报道,美国联邦众议院9月针对“电话门”向总统特朗普展开弹劾调查,美国国防部长埃斯珀表示,国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