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综合消息美国波音公司20日宣布,当天发射的“星际客机”飞船与火箭分离后没有进入预定轨道,因此取消原定前往国际空间站的计划。
波音防务、航天和安全集团航天与发射高级副总裁吉姆·奇尔顿当天在新闻发布会上说,飞船预计将在未来48小时内返回位于美国新墨西哥州白沙国家保护区的着陆场,但将视情况尽量延长飞行时间以完成更多测试。
美国航天局局长吉姆·布里登斯廷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星际客机”出现“任务耗用时间”异常,飞船错误地以为已经进行了实际上并未发生的入轨点火,耗用了更多燃料,无法继续前往国际空间站。
美国东部时间20日6时36分(北京时间20日19时36分),搭载着一个假人的“星际客机”飞船搭乘美国联合发射联盟公司“宇宙神5”型运载火箭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升空。发射约1个小时后,美国航天局发布声明说,“星际客机”未进入预定轨道。
“星际客机”由波音公司与美国航天局商业载人计划项目组共同开发。此次试飞是“星际客机”首次不载人试飞,原计划于21日与国际空间站对接。
尽管NASA急于帮美国宇航员省下交给俄罗斯“联盟号”宇宙飞船的“路费”,但波音和SpaceX的商业载人航天项目进展并不迅速。
鉴于是处女航,“星际客机”本次是无人试飞,即轨道飞行测试,只搭载一个名为“罗西”的假人,以及将近600磅的补给物资和装备。原计划运抵国际空间站后,“星际客机”还会把一批关键的研究样本送回地球。
比起同时接下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商业载人航天大单的SpaceX公司,波音已经慢了一拍。前者的“龙飞船”于今年3月完成了首次无人试飞。
自2011年美国航天飞机退役后,NASA宇航员要想去空间站,全部得借道曾经的航天竞争对手俄罗斯,每个座位票价约8000万美元。
为了节省高额的路费,NASA 在2014年宣布启动商业载人航天计划,着眼于安全、可靠和经济地往返国际空间站和近地轨道,并希望政府与企业合作的模式能够孕育出茁壮的商业航天产业,激发革命性的创造力。
波音和SpaceX当时拿下了两单大合同,分别价值42亿和26亿美元,后来NASA又陆续增资。目前,共有8家公司获得了NASA的授权合约,分别是Alliant Tech-systems(无经费资助)、蓝色起源(资助2560万美元)、波音(资助48.2亿美元)、Excarlibur Almaz (无经费资助)、Paragon太空发展(资助140万美元)、Sierra Nevada (资助3.63亿美元)、SpaceX(资助31.44亿美元)、联合发射联盟(资助670万美元)。
NASA现任局长吉姆·布里登斯汀(Jim Bridenstine)曾多次强调,商业载人航天是他眼下最重要的任务。毕竟,除了往返国际空间站,NASA未来要完成特朗普布置的重返月球、登陆火星等任务也需仰赖商业载人航天。
NASA花钱如流水,望眼欲穿,商业公司这边却是命途多舛。按照计划,商业载人航天本应在2018年夏天就完成无人试飞,2018年年底载人首航。“星际客机”却在2018年6月的发射中止引擎测试中出现了意外,发动机出现推进剂泄漏。此后,因地面测试等种种原因,“星际客机”的无人试飞时间一再推迟,进入今年12月,还因为火箭送风总管故障又延迟了十几天。
SpaceX的“载人龙飞船”虽于今年3月成功完成无人试飞,与国际空间站自动对接并返回。然而在4月份,“载人龙飞船”在一次地面测试中发生爆炸,太空舱几乎完全摧毁。
SpaceX调查认为,事故由飞船紧急终止系统的阀门泄漏造成。
“龙飞船”目前把载人首飞的时间表放在了明年1月份。但从此前一再跳票的情况来看,NASA还要向俄罗斯续订多久的“船票”,仍是未知数。
“星际客机”无人发射失败,对波音公司和NASA来说都是坏消息。波音公司日前因737MAX迟迟不能复飞而宣布停产该机型,且本次试飞失败将进一步推迟NASA 商业载人航空工作的进展。
综合新华社、澎湃新闻等报道
新闻推荐
◤“北溪-2”项目旨在铺设由俄经波罗的海海底到德国的天然气管道,可绕过乌克兰把俄天然气输送至德国,并通过德国管道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