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国际 今日美国 今日韩国 今日日本 今日俄罗斯 今日加拿大 今日澳洲 今日意大利 今日英国 今日法国 今日德国 巴基斯坦 今日新加坡 今日大马 今日菲律宾 今日越南 今日泰国 今日柬埔寨 今日印尼 今日缅甸 今日印度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际 > 多彩国际 > 正文

白宫斗法升级

来源:绵阳日报 2020-04-17 07:59   https://www.yybnet.net/

4月14日,在美国纽约,人们在一家超市外排队等待购物。

近日,美国一些主流媒体和舆论频频质疑白宫应对疫情“迟缓”“延误”。总统特朗普和包括CNN在内的多家媒体为此争吵不休。

观察人士说,白宫一边动用“甩锅”或“转嫁矛盾”等方式为美国抗疫做法辩护,一边则抨击美国主流媒体的报道为“假新闻”,凸显疫情应对延误之争的激烈。

延误

美国《纽约时报》日前发表长篇调查报道,复盘了今年1月至3月白宫是如何应对疫情的,认为白宫防控疫情行动迟缓,一再错过“可能的关键转折点”。

报道详细梳理了一条时间线。今年1月初,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已收到分别来自美国国务院传染病学家和美国国防情报局下属国家医学情报中心的报告,预测新冠疫情将蔓延至美国并可能发展成“全球大流行”。

随后,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部长阿扎1月18日和1月30日两次给特朗普打电话通报疫情的潜在严重性。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高级医学顾问卡特·梅彻1月28日向美一些政府机构和高校专家发送电邮警告“预期的疫情规模看上去已经让人难以置信”。

报道称,在整个2月,白宫和多个政府部门公共卫生专家一再发出疫情警告,但白宫官员基调一直是“不要恐慌”,特朗普政府几乎未采取任何具体措施为可能出现的重大公共卫生危机做准备。

原因

不只是《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今日美国报》、CNN等美国主流媒体一段时间以来也纷纷从各种角度“复盘”白宫抗疫表现,其中不乏关于白宫反应迟缓、浪费时间的批评声音。以《纽约时报》为例,白宫疫情应对迟缓或可大致归咎于以下一些因素:

一是心有旁骛。报道称,今年1月,特朗普主要注意力集中在美军打死伊朗高级将领苏莱曼尼及由此引发的风波、美国国会参议院进行针对他的弹劾审理等事情上。而1月之后,在白宫议程中,公共卫生议题仍需与政治和经济议题“竞争”,导致一系列疫情决策延误。二是内部分歧和派系斗争,主要表现在白宫国安团队和经济团队意见不一。三是缺乏计划。报道称,尽管2月美国医疗服务系统已出现口罩、防护服和呼吸机等物资紧缺,但从2月至3月初,特朗普政府并未采取行动,也没有大规模订购口罩、呼吸机等关键的医疗物资。四是行动不力。报道称,2月中旬,美国卫生部宣布在5个主要城市利用流感监测系统监测新冠疫情,但迟迟没有启动,而美国疾控中心研发的检测试剂盒出现技术问题,未能提升检测能力和广泛开展检测,导致美国政府几乎无法了解疫情传播速度。

斗法

面对质疑,特朗普频频通过公开讲话以及社交媒体等方式进行反驳,不仅强调“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确的”,还多次抨击媒体报道是“假新闻”。

此外,分析人士说,特朗普政府还屡屡指责其他国家、世卫组织等“抗疫不力”,也是意在转移国内质疑声音。

针对特朗普对世卫组织的批评,美国参议院拨款委员会成员帕特里克·莱希指出,“白宫知道自己从一开始就错误地处理了这场危机,忽视了多次警告,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它不想在死亡人数继续上升的情况下承担责任,而是责怪其他人”。

不过,从媒体报道和美国网民评论来看,对《纽约时报》等媒体报道的反应及对白宫疫情应对的评价,党派分野明显,社会分化严重。

此间分析人士认为,今年是美国大选年,这样的分裂和斗法将更加凸显,特朗普政府疫情应对的得失,将成为两党争夺选票的重要着眼点。

(新华社华盛顿4月15日电记者徐剑梅孙丁邓仙来)

新闻推荐

美公布新核威慑政策 先发制人理念易导致核冒险

近日,美国国防部发布了新版《核威慑政策》文件,这是特朗普政府发布的第二份核威慑政策文件。该文件主要聚焦维持“三位一体...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白宫斗法升级)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