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数字经济新业态快速发展,创造了大量灵活就业、居家就业、自主创业机会,已成为劳动者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记者从滴滴出行了解到: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课题组完成发布的《滴滴平台就业体系与就业数量测算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8年,滴滴出行平台在国内共带动1826万个就业机会,其中包括网约车、代驾等直接就业机会1194.3万个,还间接带动了汽车生产、销售、加油及维保等就业机会631.7万个。
其中,直接就业类型主要指通过滴滴平台的具体业务模块直接带动的就业机会,包括滴滴平台自身就业和网约车、代驾、单车、车服等业务相关就业。间接带动就业类型主要指通过滴滴平台运营的网约车带动的相关上下游行业的就业,主要分为汽车制造、汽车销售、汽车维保、汽车加油充电和汽车保险。
《报告》分析认为,以滴滴平台为代表的出行行业的数字化升级和改造,对就业的带动作用非常明显。包括滴滴突破海外出行市场的模式,陆续在巴西、墨西哥、澳大利亚等国家开展业务。2018年,有93.6万名网约车司机在海外通过滴滴平台获得收入。
《报告》显示,通过对整个出行行业的数字化升级改造,滴滴催生了一大批新的就业形态,包括网约车司机、司机服务经理、自动驾驶路测安全管理员、自动驾驶测试驾驶员等,丰富了整个出行行业的就业生态,是平台型企业带动就业的新增长点。此外,还有机场接机员、共享单车和电单车运维人员、代驾司机等新职业在迅速增长,蕴含着较大的吸纳就业潜力。目前,滴滴还成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推荐的54家职业技能培训线上平台机构之一,向更多人群提供职业技能培训课程,也为出行行业就业者复工提供智力支持。
本报记者 王晓鸥
新闻推荐
近日一家民意调查显示,美国只有不到一半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在新冠疫苗研发出来后接种疫苗。随着新冠疫情给世界带来巨大威胁...